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儿童理财教育需厘清“尺”与“度”

发布时间:2015-12-22 浏览:258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一项针对北京、上海、温州三地小学生的财商测试日前同时举行。结果显示:在最初给予每人200元的“启动资金”后,三地小朋友平均结余128元,其中只有7%的人结余资金低于10元,接近“花光光”。有的小学生已懂得众筹和投资进而为自己的财富增值,让人惊叹不已。(《北京日报》12月16日

    说起理财教育,人们很快会想起两类人:月光族、啃老族,前者不会花钱,后者不会挣钱。这似乎都与中小学教育中理财教育的缺失有关。于是乎,近些年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逐渐多了一个面孔——理财教育或财商教育。为突出其重要性,有人将财商与智商、情商相提并论。但理财教育到底有多重要,怎么搞才合适?这一定要厘清

    笔者以为,首先要定位好课程的目标。理财教育目标可以从多方面定位,但比较通俗易懂的定位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储之得法。有的学校把理财教育的目标狭隘化了,似乎理财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个理财“小达人”,这就偏颇了。

    理财教育要以生活指导为基础。理财教育的根是生活,要围绕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经济行为,指导孩子们认识金钱,合理、科学消费,树立节约、绿色、文明的消费习惯。同时,还要防止消费欺诈,学会维权。理财教育的许多内容都分散在学科之中,比如中小学《品德与生活》《经济常识》等课程中不少内容与之相关,要注重开发。同时,学校或班级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主题活动穿插其中,如校园义卖、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活动等。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选择性课程,有的孩子对经济学、金融理财等很感兴趣,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课程供他们选择。理财课程最好以活动化设计为主,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带领下开展活动,高年级学生可以社团化。此外,理财教育一定要以家庭为基础,开展家校合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金钱来自于家庭,消费带着个人色彩,打着家长的烙印。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要节约,家长自己却大搞高消费,这样的理财教育,效果不会理想。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刘 旅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