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校站结合 共育新苗

发布时间:2016-02-02 浏览:224 来源:通州区
分享

 

                                    邹一军

校站结合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按照南通市通州区关工委、区教体局关工委的部署安排,通师三附关工委和学田街道关工委切实做到“四纳入”“四同步”和“四到位”,即纳入党政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纳入工作检查考核内容;与党政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总结、同步考核;领导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经费支持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真正实现关工委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    

一、机制育人,形成校站结合的立体网络

学校关工委由一把手校长担任主任,已退休的老校长担任副主任,并吸纳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社区干部参加,成立了“校外辅导员团队”“学校教育联盟”。与辖区的社区关工委对接,派教师到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兼任副站长与辅导员,逐步形成了“以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主导、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为主线”的立体工作网络,为做好校站结合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文化育人,形成校站结合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校站结合工作落到实处,卓有成效,学校还将全校师生按照对接的社区,进行划分,以达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均有收获。2004年,学校就与学田街道“知心奶奶”群体牵手,每逢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学校总会邀请“知心奶奶”来校给同学们提希望,“知心奶奶谈心室”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许多孩子也与“知心奶奶”成了忘年交、好朋友。

学校关工委建立了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科教员队伍,制定工作职责,明确权利与义务。坚持从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开展“捐资助学、奉献爱心”活动等三个方面对弱势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进行关爱和帮扶。“五老”和特困生、学困生、外来务工子女进行“结对”,平时通过经济支助、赠送课外书、谈心聊天等形式,积极鼓励这些特困生、学困生要树立生活的信心。通过帮教活动,这些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三、活动育人,打造校站结合的品牌建设

学校成立通师三附青爱小屋,确立“青爱小屋”组织机构,与学田紫荆花社区的青爱小屋结对共建。整合辖区资源,推动学生防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的健康心、关爱亲友的纯洁心、关爱他人的和善心、关爱世界的责任心,让爱和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还结合启航行动,开展校站结合系列活动。

四、多元育人,不断凝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方力量

街道关工委的“五老”人员组成校外辅导员,来校讲革命传统教育故事,邀请区老干部来校讲“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杨曙明教授、徐志刚博士来校上家教课等,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如:学田街道关工委的常务主任蔡松英、“知心奶奶”发起人颜怡老师,积极参与学校主题教育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以丰富的阅历、高度的热情、诚恳的作风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正如蔡老师经常和学生们说的:“你们是朝阳,我是夕阳,夕阳托朝阳,朝阳映夕阳,双阳共辉煌,让我们在一起共享新的阳光。”

编辑 姚靓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