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新学期江苏一年级语文教材变样啦

发布时间:2016-08-26 浏览:209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看了十几年的‘模特’终于换掉了!”拿到新书,南京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笑着说。苏教版教材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次修订在教材开篇保留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版块,但对内容作了提炼,对版面作了精简。据了解,新教材中演示正确学习习惯的照片主人公来自于南京一所小学的老师和学生,表情自然,动作规范。据介绍,本次修订将习惯篇目的内容编排聚焦在语文学习习惯上,突出了学科特性。

汉语拼音:要求有所降低,降低学习难度

  之前有报道称新教材让孩子先识字后学拼音,但权威人士说那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新教材继续沿用学拼音和识汉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样式。注重通过情境和语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降低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识汉字则是通过穿插在拼音教学单元中的“认一认”板块进行的,意在将拼音与识字结合,切实体现汉语拼音的辅助功能。

  修订前的教材在“认一认”部分,仅仅局限于看图识字形式,比如给“父母儿女”分别配上相应的头像。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整体性与文化性,将这类识字进行了情境化、整体化的设计,比如为“父母儿女”四个汉字配上了一幅牛郎携儿女与织女鹊桥相会的图片,不仅把汉字代表的人物和关系表现了出来,也使之组成一个整体的故事情境,还渗透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因素;又如用一幅公交站台上乘客排队有序上下公共汽车的画面,将“上下来去、坐立跑走”整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清楚地说明了方位间的关系,也暗含了公共秩序与社会文明的教育内容。

 识字写字:减轻写字负担,增加识字量

 据介绍,该修订教材延续了原教材“多认少写”的编写思路,适当降低要求,将第一学段要求会写的生字由980个减少到813个,但要求会认的生字则从1525个调整为1600个,在适当减轻写字负担的同时,提高“会认”的生字数量,也更加贴近《课标》要求。在生字的编排上,本次修订严格依照《课标》提供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将300个基本字全部编入低年级教材中。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对“词串识字”的篇目略有更新,除了已有的“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形声字归类”以外,还新创编了“偏旁归类识字”等识字形式的篇目,进一步凸显了汉字构字的规律。

 这次修订,该教材更加重视写字教学,不仅保留了原教材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的按笔顺描红的内容,还在单元练习中编入“写字有方”的专项练习,用形象的插图和凝练的短句,揭示基本笔画与偏旁的书写规律。比如指导捺画的书写就选用了一幅滑梯的图片,配有提示语:“小平台,滑滑梯,顿一顿,到平地。”形象可感,便于理解。 课文:篇目有所减少,适当补充名家篇目

 据了解,本次修订调整了课文篇目,第一学段共新调换课文22篇,总数少了3篇。一、二年级教材的修订同时更新了一批选文。

 一是更新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选文,比如介绍女航天员刘洋的课文;二是增加了反映民族团结、领土完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课文,比如反映蒙古族“那达慕”的《草原上的盛会》,反映两岸友好往来的《团团和圆圆》等;三是更新了一些有童趣的科普类选文,比如《会睡觉的植物》《水滴的旅行》等;四是补充了一些名家篇目,如汪曾祺的《下大雨》;五是调整了古诗篇目,依照《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册编入适量古诗词,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稿件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