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刘继武:26年从教,见证教育现代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6-12-27 浏览:283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你偎依在古黄河公园旁,美丽就若画廊,一群群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童心伴着歌声从这里飞扬,风吹花开桃李香……”每当校歌《生命中的画廊》在我的耳边响起,26年从教经历就会在我的眼前浮现,身边的点滴变化记录着教育的幸福发展里程。

1990年参加工作时,我给学生刻印练习作业,用的是手刻钢板。刻印时,先将钢板平放在桌子上,上面放上蜡纸,然后手工用铁笔刻板,一个字一个字刻。刻的时候需要用力均匀,不轻不重。如果轻的话,蜡纸上的蜡没划掉,油印出来的字就不清楚;如果重的话,蜡纸就会被划破,油印时就会漏油墨,讲义就变成了花狗脸。对于初学者来说,这里的诀窍很难掌握,出现上面的情况很是正常。冬天时候刻印讲义,手碰到冰冷的钢板,冷得刺骨,刻不了几行就得停下来捂捂手,暖和暖和。刻好一份蜡纸后,再将它不偏不斜地贴到手摇油印机上进行油印。如果是没有计数器的机子,就得一张一张地数。那时候,我们学校一个教研组才可以有一块钢板,为了防止钢板丢失,组长就在钢板的木托上写上记号。因此,一张蜡纸、一支铁笔、一块钢板,成了我从教之初的重要家当。

到了1994年我们学校买了一台打字机。首先要按照说明书将锡制的字模按音序在键盘上的方格里摆好,然后将蓝色的打字纸夹在滚筒上,接着右手操纵打字手柄照着选好的内容,一字一字地敲打。每打一字,需要将手柄移到该字的字模上方,对准之后按一下手柄,手柄前的吸嘴就自动将字模吸起打在滚筒的打字纸上。打字员每打一下就会发出悦耳的“咔嗒”声,我在一旁羡慕得要死。受这台打字机吸引,年轻的我没事就跑到那里去看去学,有时也会动手练练,就这样也学到了不少。要是遇到键盘上没有的字,就到字盒里找它的字模,用夹子将它放到键盘上去再打。内容打好后仍要拿去手工油印。这台打字机是供学校打重要材料的,比如上报材料、期中期末考务等等。我们发给学生的讲义仍是手刻油印的,我们老师要想用打字机打印讲义必须得到教导主任批准。

    接下来的几年是“军阀混战”,我们老师各自发挥自己所长,有的将选好的材料用誊影机誊影,然后将黑色的誊影纸拿去油印,印好讲义发给学生;有的用碳素笔将题目写在透明胶片上,晚上用投影仪将它投影到教室内的白墙上,边练边讲;还有的老师沿用老的传统刻印讲义。因为誊影油印的效果不好不清晰,投影呢也麻烦而且晚上还动不动就停电。

    后来就出现了电脑,我们学校没有买,需要打印材料就到街面的打字社。我去打材料时心中总是有一种潜在的冲动,那就是想坐下来摸摸电脑,当然更希望自己能有一台电脑,可是当时的电脑很贵,我们老师的工资只有二三百元,根本就买不起。到2001年刚分配的一位年轻老师带来了一台电脑,常常是一个人在玩,我们其他几个就在那看,在那等,轮到谁就上去玩玩,那时也没上网。2002年省里为苏北农村中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我们学校安装了学生电脑机房,我们学电脑的机会多了,用也就多了。我们学校也有了打印室,里面不光有电脑,还上网,我们通过网络学到了更多更新的东西。我们需要讲义的时候就到打印室,连接好打印机,装好打字纸。打字纸打出来后拿去油印就完成了,真是又快又方便。到了2003年,我们学校又购买了一台一体化速印机,我们老师编印讲义就更省心省力了。我们只要精心选好内容用黑色水笔在八开纸上写好或剪下贴成八开纸大小,放到一体化速印机制版,好了之后就可以按讲义的数量输入数字按下印刷键就OK了。我们彻底告别了油墨讲义,双手不会被弄黑弄脏,用上了清晰清洁的讲义。

    钢板、打字机、投影仪、誊影机、电脑、一体化速印机,从手工油印到自动化印刷,这些变化见证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昨天和今天。现在全区所有学校都用上了一体化印刷机,教师配有多媒体展示台和白板,理化生实验室全部达到省定二类标准,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宽带光纤实现了校园全覆盖,电子监控也做到了无死角。学校成了最安全、最让人放心的地方,成了全区一道最美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教育的大路上,我是个正在跋涉的行者,我想用刘欢《在路上》的歌词与大家共勉: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幸福教育,歌声嘹亮!宿迁市实验学校 刘继武

编辑 刘旅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