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被强迫的交往(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及专家剖析之一)

发布时间:2016-02-24 浏览:119
分享
本帖最后由 雪来 于 2016-2-24 13:45 编辑 去年,以“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教育部邀请专家为父母把脉“爱”的温度。经过精心筛选、整理和讨论,展出了32个经典的家庭教育案,每一个案例和点评都值得作为父母的你细细品读哦!小编在这里将这32个案例,一个一个地呈现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第一个案例——
被强迫的交往

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专家点评: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学会交往。

小编心声:

“书上说,孩子应该多接触自然。”“书上说,不能总是夸奖孩子。”“书上说,孩子每天只能看一小时电视。”......现在为人父母的我们,遇到了任何问题,不是求助于老一辈,而是请来书本,或是上网百度,育儿知识那么丰富专家那么多,怎么着也比我们的父母懂得更多、更科学吧?于是呢,我们严格地按照书上说的、网上教的来带孩子,但是在这“科学”的心理暗示之下,我们有没有首先发掘孩子最本真、最个性化的特质呢?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家的家教也都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创造专属于孩子的那一套沟通、交流和教育的方式。从尊重出发,我们才能对孩子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

另外,适当地收起书本、关上手机,遇到育儿难题,可以跟自己的父母交流、切磋一下,这也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小编还记得,曾经炒饭要放多少钱,都电话咨询爸爸,可有了很多做菜的APP之后,小编渐渐不会再去问爸爸了——因为网上不仅更全,而且菜式更多样、更洋气!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小编渐渐远离了很多APP,还是打个电话,咨询老爸,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这提问中不光有问题,更是对爸爸的牵挂与信赖,仿佛重回小时候,倚在爸爸或妈妈怀里,问这问那的时光!多么惬意呀!如果为人父母的我们,将家教中遇到的问题、烦恼或小小的得意,都与我们的父母分享,他们不仅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也一定能体会到被需要、被想念的感觉,并且,他们也在陪着孙辈成长呀,要知道,在孙辈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是决不愿缺席的一员大将哟!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