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

发布时间:2016-07-24 浏览:161
分享
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
——读《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有感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 浦振胜
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五篇《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是一篇有分量的文章。虽然它的篇幅和前面的文章差不多,也是两页半,只有7个自然段,2000字不到的小文章,但是,我前前后后要读了十几遍,近3个小时。
在第一自然段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几个关键的地方,一,怎样才能减轻儿童的劳动呢,就是把实际的技能转化为掌握知识的基础,这只是问题的开端。二:知识的识记和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这个问题的继续。三,老师要分析一下整个学科的知识的内容,把其中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这些知识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
在第二段中他说了两套教学大纲的问题。如果要记在脑子里长期保持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那们在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宽广。换句话说就是学生要牢固的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他们又能相当长地保持在脑子里的,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实际。
第三自然段讲出了他的建议,就是让孩子们学好课内书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要大量的阅读课外资料。
第四,第五自然段是以他教物理的经验来说明两套教学大纲的用法。
第六自然段是用他教高中生物学的经验来讲,两套教学大纲的用法。
最后第七自然段,强调了结论,就是大量的阅读是现在学习和将来学习的基础。
这篇文章第一点谈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问题。这个在分析的时候可以分开来研究,在孩子身上则是一个整体。孩子会写字,既是他的知识,也是他的能力。我们如果让孩子默写这个字,那么知识多一点。我们如果让孩子用这个字去读书、写文章,那么就能力多一点。如果家长要考试成绩,那么就要知识多一点;如果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发展,那么就应该注重能力。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提出来只是强调,要孩子学习,必须掌握一些关键的,基础的知识。
文章的第二点是知识的识记和长久地保持在记忆里。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知识的识记光光是识记吗?例如“夏天”这两个字如果光光会写,三五分钟就可以解决。但是,要让孩子们知道夏天的天气多台风,雷雨;夏天的水果有西瓜、桃子、梅子;夏天的花有荷花、茉莉、葵花;夏天活跃的常见动物有青蛙、蝈蝈……那么这两个字就会鲜活起来,孩子也能够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词语,并且能够分出夏天和春天,秋天,冬天的区别。前面三五分钟解决的是知识,后面三五天甚至三五个月解决的是能力。
让知识长久地保持在脑子里是全世界科学家要攻克的难题。各种理论,各种方法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我个人认为:用则不废。经常运用的知识就会内化为能力。
文章第三点提出的是“关键知识”的问题。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而要理解这些基础性规律性的知识,就需要大量的实际事例做支撑,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三个想法。第一,在学生中开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动。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一个同学一周必须写一篇日记,对自己学习的状态的描述,对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效果。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方法,成绩是不难提高的。第二:运用形象教学的方法,弥补孩子们阅历不足的问题,用形象、概念同时出现的方法,让孩子们的左脑和右脑同时开动,从而达到理解深刻,记忆长久的目的。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脑力倍增方法,不知道在我们这里灵不灵?第三:开展广泛阅读的活动。教室里要有一个200到300本图书的图书箱,每一个孩子一个星期最少要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