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对考试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6-08-01 浏览:166
分享
对考试的理解
——读《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有感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 浦振胜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苏州市教育局规定:“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小学、初中不得组织市、县(市、区)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小学每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不超过3门”。没有考试怎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改进自己的教学?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3篇《评分应该有分量的》才知道了里面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苏霍姆林斯基会用一段时间来研究学生的知识,到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对学生说:“我要给你评分了。”这样学生也很明白,他的任何情况都逃不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眼睛。有人问他难道要把值得注意的事情都记住吗?他的回答是,难道把值得注意的事情忘记了还能够对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教育吗?所以,我们在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不能够单纯地依靠考试。应该注意平时的观察,当堂的巩固,平时的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考察。我们则应该随时随地把学生的学习情况铭刻在心里,并且根据这种观察开展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他从来不给学生打不及格。因为打了不及格以后,学生会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心情苦闷,精神压抑会给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上烙印。她的大脑好像变得麻木起来。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情绪,才是滋养大脑的思想大河的生机勃勃的溪流。闷闷不乐,情绪苦闷造成的后果是掌控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力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力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将会成为刺激他思维的源泉。是呀!当学生进行检测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明明不会,肯定是不及格。我们为什么还要他坐着浪费时间呢?为什么一定要打一个2分,打一个3分来刺激他的负面情绪呢?为什么不让他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学习呢?哪怕学到一点点,也比白白浪费时间影响他人强呀。这样做的好处不光光是知识和分数上的收获,更加是习惯和做人的成功。

对学生的评价确实应该逐步多元化,不只是原有文化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包括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