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有酒盈樽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刘学禹

发布时间:2017-02-10 浏览:145
分享
本帖最后由 丹心飞鸿 于 2017-2-10 14:35 编辑
有酒盈樽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11)班 刘学禹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辞官而归的陶翁初进家门,有幼子迎着,有美酒候着——这高规格的接待说明了一点:家人对其所作所为的理解与认同。
在中华文化中,酒绝不能简单地视作是一种佐餐或助兴的饮料。自古以来,君子有“七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七雅”中,别的门槛太高,我懂得不多;唯独这酒,似乎没有那么高深,而今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略知一二。古人言酒,多指家酿的酒精度不高的香醇浓郁的米酒。因此,古人的酒量大于今人挺正常,诸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豪饮下十八碗酒后打死吊睛白额大虫之类的传说不能算是离谱的夸张。
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故而古人用药,每每以酒为药引。《本草》有言:“酒能引诸经与附子相同,导引它药,可以通行一身之表。”《黄帝内经》中甚至记载了黄帝时就有用酒来治愈“鼓胀病”的事情——你看酒这玩艺,已经脱离了饮料的窝棚登堂入室,挺进了救治天下苍生的“杏林”。
再从酒的生物机理来分析,酒入肠胃,可由胃表皮直接吸收,无需经过消化系统的辗转加工,所以食未饱酒先足也就成了酒席上的常态。酒劲快,酒精快速冲击神经系统,麻痹一部分,又刺激一部分,故饮酒可以让人情感澎湃,怡情解忧。贺喜也好,遣悲也罢,一般都少不了酒。陶潜当年弃官返乡,面前斟满的这樽酒,说是恭贺他脱离“尘网”也好,说是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也行,其意尽在不言中。而别的任何一种饮食,又如何当此重任?
悲了,酒可遣悲;愁了,酒可浇愁;喜了,酒可助兴……如此神奇的效果遂使得酒成了多愁善感的文人一生中难分难舍的侣伴。君不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不醉,怎会这样狂放自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无酒,哪能这般细腻敏感?“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不酣,岂得如此洒脱豪放?这酒奇了,古诗中再找不出这样一种万能的意象——或刚或柔,或喜或悲,或娇或嗔……没有它演绎不出的。换句话说,没了酒,许许多多的物象就成了一具具缺了灵魂的僵尸。酒,澄澈如水,竟如海洋般深邃。
为酒道出这么多的溢美之词,千万别以为酒乃饮料中的烈士、食品中的贞夫。要不,那些灯红酒绿的场所该是最高雅的所在,那些酒后乱性的宵小该是最风雅的绅士了。还有贪官书房里堆积如山的名酒、醉驾者血液里流淌着的酒精,实在是让酒扫尽了颜面!
原来,有酒盈樽,遇雅者则雅,遇俗者则俗,遇恶者,则会万劫不复!
传说中发明酒的杜康前辈,是否知道你的作品给后世带来的是是非非?

文章以“酒”为话题,叙述说明议论相结合,介绍了酒的神奇功用、酒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并重。其引文详实,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文采斐然,尤其是文末对酒的“负能量”的揭示,篇幅不长,却蕴涵颇丰,使文章有很强的思辨性。以“有酒盈樽”为题,且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文化气息浓郁。(王淦生点评)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