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乡村留守儿童的圆梦人

发布时间:2017-07-25 浏览:669
分享

乡村留守儿童的圆梦人

----记金湖县吕良镇校外辅导员叶芳二三事

陈玉瑚 杨玉宝

叶芳,一位乡村校外辅导站的辅导员,在十多年的校外教育辅导生涯中,她执着追求、默默奉献,把一颗爱心献给了乡下的孩子。如今的她,额头悄悄了增添几痕岁月印迹,两鬓也慢慢添加了几多白发,但她对校外教育的热爱之情、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对辅导站的眷念之情却从未改变。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把一颗爱心和满腔热情无私地献给了乡村的留守儿童,被誉为淮安市“乡村留守儿童的圆梦人”。

小振宇的心愿

“要辅导好孩子,首先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体贴孩子,做孩子的知心人。只有对来辅导站辅导的孩子们感情深,工作才能做细,效果才最佳。”这是辅导员叶芳的切身感悟。

小振宇是她关注的诸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位。由于父母婚变,母亲到广东打工,父亲因家庭贫困,生活难以为继而到苏南一家企业当了保安,年仅8岁的小振宇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看。小振宇因此变得沉默、自卑、不喜欢笑,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一到双休日或假期,他常常捧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在发呆,甚或哭闹着“我就要妈妈”。为此叶老师经常到小振宇家走访,辅导他学习、给他讲故事、帮他洗衣服、教他剪指甲、带他到集镇理发,经常烧好饭菜带给他吃。渐渐地,孩子忘掉了单亲家庭的痛苦,快乐和自信又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渐渐学会自理,学习上也有较大进步。小振宇十岁生日的那天,叶老师把孩子带回家,烧了他最喜欢吃的红烧排骨和肉圆,又把拨通的电话交到他手中。听到了话筒中传来妈妈声音,小振宇幸福的眼泪一下子奔涌而出……叶芳老师还多次和孩子父母联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他们从培养孩子的角度出发,多体验孩子的感受。两个月后,小振宇父母复婚了。在叶老师的悉心照料和热心辅导下,小振宇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令人羡慕的市区启明中学。年底,在回家度寒假时,小振宇连续十多天腻在叶老师家不肯回家,因为他喜欢跟叶老师讲讲自己心中秘密和开心事儿。

吴欣睿的短信

去年中秋节,叶老师一如既往地收到了在云南昆明学院就读的吴欣睿的问候短信。几年前的冬天,她所辅导的一个叫吴欣睿的女孩子,手肿得像馒头一样,脚后跟皮肤全部溃烂,手脚痛痒难当,孩子根本没有心思认真学习。经了解,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奶奶去世。爷爷不会照顾孩子,既不会扎辫子,也不管孩子洗不洗手脚,更不会指导孩子作业。于是叶芳老师每次来辅导站都带一瓶开水、几片生姜、一双干净袜子和一杯姜糖水。上午开展辅导活动时,她把吴欣睿带到活动室,亲手用泡过生姜的热水给孩子洗手、泡脚,然后再换上干净袜子,亲自看着孩子把姜糖水喝掉。中午,叶老师总是放弃休息,帮吴欣睿梳理学习笔记,指导完成作业,布置校外练习。一个冬天下来,吴欣睿手脚的冻疮完全好了,参加校外辅导的兴趣特别浓厚,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升。后来,小欣睿考取了县城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后,又考取云南昆明学院英语系。吴欣睿在短信中说,“我最敬爱的叶老师:今年我就要本科毕业了,最近跟家里人商量好了,我准备报考云大师范类研究生,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留守老人的期盼

为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叶芳老师对全村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调研发现,“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且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这里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爷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爷爷奶奶自有理,成绩不好我不怪,千万不要去学坏。”由此导致诸多“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生活习惯、学习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很难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不是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就是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

叶老师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孩子们发展的不均衡,辅导活动的质量也会下降。为激发参加辅导的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她鼓励竞争,表扬进步,自掏腰包设立进步奖,凡是通过辅导学科成绩提高较快,受到五老称赞的五好少年都可以获得图书、文具等奖励。为培养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她家校结合、明确要求,手把手地教他们扎辫子、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扫房间,逐项练习、逐人过关;为培育留守儿童的亲情,她用自家电话、自己手机让留守儿童每周都和家长联系一次,汇报学习情况,倾诉思念之情。多年来,她辅导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兴趣浓、习惯好、成绩优。正是因为她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用在了辅导站的孩子们身上,用在了留守儿童身上,所以当家人心急火燎在金湖电视台登寻人启示,在金湖满大街寻找因患老年痴呆而走失的公公时,她却在给辅导站的后进生义务“开小灶”;当丈夫用车子推着患癌症的婆婆到医院复查身体的时候,她正走在家访的路上;女儿三天高考,因为来辅导站辅导的孩子们无其他五老能替代辅导,她只好忍痛割爱。

去年冬天,当亲生母亲身患绝症,在南京即将做手术时,叶老师只向辅导站请了一天假。快进手术房时,叶老师拉着母亲的手,低声附在老人家耳旁鼓励:“妈,您别怕,没事的,麻醉后,您就象睡觉一样,没有痛苦,我们整个大家庭都在外面等您!”手术车将母亲带进了手术室,亲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医院墙壁上的电子显示屏,叶老师却悄悄打车回辅导站了。在车上,她号啕大哭,觉得对不起母亲,因为短暂的分别,也许就是永别。癌症患者下不了手术台可是常事啊!八个小时过去了,母亲手术做完了。当醒来的母亲疲惫地寻找贴身的“小棉袄”时,女儿叶芳却在校外辅导站指导孩子们活动。这就是叶芳。难道是女儿不孝吗?不是,绝不是!因为辅导站的孩子们离不开她。叶老师用自己善举诠释了何谓关心下一代?什么叫“一切为了孩子”!

今年六月份,婆婆身体再次出现反复,丈夫陪同去省人医检查期间,公公因患老年痴呆不能自理,而无人照料。此时的叶老师仍坚守在辅导站上班,因为她是专职辅导员,孩子们来站活动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于是,她只好骑着电瓶车来回奔波。由于无人照料,老人家大小便全部拉在了裤子里。房门一打开,刺鼻、难闻的气味满屋弥漫,望着下班回家的儿媳,呆滞无助的老人在本能地往后退。此时的叶老师哭了,她哭得特别伤心,她望着当年曾当过乡长已退休20多年的公公,想起曾带领全镇干群战天斗地无所惧、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落到这般光景,她觉得非常辛酸。作为儿媳妇,她没有退路。她一边帮老人擦洗身体,一边与远在南京的丈夫通电话。她觉得自己对不起老人、亏欠了家人,但是,她没有法啊!因为她深知,辅导站诸多辅导活动离不开她,留守儿童离不开她。这就是叶老师,全镇的五老标兵——叶芳。她是市、县关工委和全镇代理家长公认的“爱心妈妈”,为了辅导站的留守儿童,她奉献的是余热,放飞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梦想。

她热衷校外辅导,多次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员。

如果说留守儿童是那正在盛开的朵朵红花,叶芳老师便是那绿叶,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无私的爱,呵护的是鲜花,培育的是桃李。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