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赶走“恐怖童谣”

发布时间:2018-09-12 浏览:223
分享

赶走“恐怖童谣”

郝雪梅

   “杀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吓死”, 如此血腥惊悚的文字,竟出自孩子的读物中,这让童先生感到非常惊讶。童先生说,孩子上小学,班上的同学之间,会互相传阅含有类似内容的书籍,这些书大都是从学校附近的书店购买的。学校门口的书店主要以销售教辅材料为主,但每家都有一到两个书架上放着《十宗罪》《烧脑》等图书,里面就有很多“恐怖童谣”。

    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这类书籍,翻开电子版看看,也有很多“恐怖童谣”。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买到,现在学校周边的书店也摆上了书架。孩子们由于心智并不成熟,对于悬疑,对于恐怖,对于奇特,有探求欲望。也正是因为这种探寻欲望比较强烈,才让“恐怖童谣”更加可怕。可想而知,孩子在传播这种“恐怖童谣”的时候,心理会慢慢扭曲,失去了原本的天真和美好。

    “恐怖童谣”摇落了童年的芬芳,跌落满地的是童年纯真的花瓣。“恐怖童谣”多数出现在恐怖、悬疑类的书籍中。而这些书籍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法出版物,一种是合法出版物。那么,问题就十分严重了。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其一,出版社在业态萧条时期,为了利益获取已经迷失了方向;其二,作者的创作,已经丢失了文化该有的本真,创作的目的不是给社会贡献优秀的文化食量、精神食量,而是“为人民币服务”;其三,在打击非法出版物方面,有关部门的力度还要加强。

    “恐怖童谣”的出笼,是一系列社会现象的综合反应。需要加大涉及少年儿童读物的审查力度,文化出版部门在灯红酒绿的时代,要保住自己的初心,不能为了利益失去了该有的底线标准。很多出版社为了活着,只是出卖书号,而对书籍的内容不闻不问。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对不良出版社的惩罚力度。

    需要引导作者,多创作适合儿童年龄心理的作品,引导儿童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赚取利益,将黑手伸向孩子脆弱的心灵。当污秽的文化之水,流淌到孩子心灵世界里的时候,再纯洁的心都会被污染。当然,鼓励创作优秀作品,不能止于提倡,更应该让坚守优秀文化创作的作者不吃亏。目前,全国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尤其是从事儿童歌谣创作的,寥寥无几,不能不说这和扶持政策缺位有很大的关系。

    赶走“恐怖童谣”,还给孩子健康的童年。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