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面对成长何妨“慢”一点

发布时间:2018-09-14 浏览:618
分享

面对成长何妨“慢”一点

雷泓霈


    为顺应一些家长做一个温柔、耐心、体贴的“零吼妈妈”的需求,市场上推出了情绪管理课程,这些课细分为正念课、冥想课、教练型父母课、身心调整课、催眠课、沙盘课……价格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有些国外的大师课,一天就3000元左右。它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止吼课”。

    具有心理纾解功效的“止吼课”,有用、有效,但终归有限。面对成长期的孩子,与其倡导“止吼课”,不如多一些慢成长意识。

    所谓“慢成长”,是说成长期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够健全,自我管理能力有点弱,认知能力有限,成长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他们会犯错,在反反复复、进进退退、跌跌撞撞中不断向前。作为家长和老师,面对他们的过错,本来就不该大喊大叫、过度焦虑、管控过多,而要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会等待期待,多用唤醒和激励手段。这种教育才更符合孩子的身心需要,符合教育生态需要。

    “小孩子犯错,上帝也宽恕”“人不犯错,永远长不成大人”……犯错是孩子的特权,每个人都是踏着错误的台阶不断前进的。一个理解并尊重孩子的优秀教育者,最需要做的就是将“犯错权”还给孩子,允许他们在犯错、试错中不断进步。这种充满温暖的接纳、宽容和赏识,必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我鼓舞和自我激励功效,有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走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她把教育回归到了以人为本,而不是动不动就让自己的需要超越了孩子的需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今社会,喜欢拔苗助长,希望孩子快成长的家长较多,这种做法对于个别学生、特殊人才也许有效,但对于大部分学生却不适合。不少家庭因为管理过严导致代际关系紧张,家庭氛围剑拔弩张,甚至酿成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等悲剧。

    “千年松,万年柏,赶不上老槐一步甩。”松柏、银杏、槐树生长慢,但是木质紧密,比木质疏松、生长周期快的桐树更有价值。想要让孩子更优秀,就应该充分尊重成长规律,多一些循序渐进的“慢”,而不是欲速则不达的“快”。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