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闸》背后的故事
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江苏省中小学校刊联盟、关心下一代周报社组织发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全省中小学教师论坛征文活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收到征文来稿2300多篇。在这些征文中,广大老师以饱满的激情,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新时代的赞美,彰显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情怀。
近期,本栏目将陆续刊发部分获得“十佳”老师征文写作的花絮和背后的故事,共同感受他们征文写作的过程和真挚的情怀。
《故乡的闸》背后的故事
初春时节,归乡的人除了祭奠亲人,还会到处走走看看这个已经离开了很久的家。自从老家拆迁搬到镇上去住后,薛虎老师就不大有机会再回到自己的老家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每逢清明他总是早早出发,祭奠完亲人,就循着记忆赶到村口,看到那个锈迹斑斑的老闸门依然在,他满脸欣慰,“这里才是我的家!”薛老师在河边伫立良久,封存的记忆慢慢被打开,“小时候,每次下过雨,我们就在河里抓鱼!”他还和儿时的玩伴将闸门当做跳台,玩起了跳水比赛,好不畅快!
老闸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据说是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抗联名将冯仲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后,看到家乡因地势低洼备受水涝之苦,便动员家乡父老乡亲修起了这样一道闸。从此,这道闸就深深地扎根在了薛老师心里。今年3月,江苏省中小学校刊联盟、关心下一代周报社组织发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全省中小学教师论坛征文活动,接到通知后的薛老师一时不知如何下笔,清明时节再次回到老家见到老闸,文思泉涌,写下了这篇《故乡的闸》。
而这篇情感真挚、打动人心的文章得到了评委的一致青睐,入围“十佳作品”,得知这个消息后,这所小镇学校瞬间沸腾了,学校殷校长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和薛老师一道读了这篇文章,并举全校之力为薛老师制作演讲比赛背景视频,让薛老师能无后顾之忧地准备演讲比赛。最终,在论坛演讲比赛中,薛老师表现俱佳,获得了三等奖。
老闸见证了薛老师的童年,也是祖国发展的一道缩影。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薛老师亲眼见证了近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专职科学老师,薛老师也更多关注了祖国科技领域的技术革新,大数据时代来临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日常教学中,在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同时,他也将浓浓的爱国情怀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新学期刚开学,五年级上学期的科学第一课就讲到了宇宙,同学们对宇宙的神奇充满着好奇,薛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我国的探月工程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嫦娥号”探测器及“玉兔号”巡视器的陆续升空,将“嫦娥奔月”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已然置身月球,科技强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而薛老师就是那位播种者。
故乡的闸已然久远,而陪伴着薛老师继续前行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为祖国科技人才的坚定信心和巨大决心。(记者 齐超)
编辑 凌雪峰
附:获奖征文原文链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