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徐中美:倾情桑榆的新时代关工人

发布时间:2021-03-24 浏览:2897
分享

“退而不休再前行,怀揣初心步不停,老年明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这是兴化市大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徐中美的自勉诗,退休后,他倾情关工岗,志愿再作为,认真探讨新时代农村基层关工委工作思路,努力践行“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服务地方党政中心工作,被泰州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

挖资源,突主题,红色基因传承人

为创办主题教育基地,徐中美发动组织“五老”收集农村的农耕时代的“老物品”,成立“老物品展馆”,并义务当展馆的讲解员,徐老对展馆300多件老物品如数家珍,结合“腾飞中国 辉煌70年”主题活动,给青少年讲解农村的过去、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变化及农民的生活提高和农民精神文化的追求等,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

在“传承爱国精神、争做‘三有’新人”主题教育中,徐老悉心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他将收集整理发生在本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的讲稿编写成《血染的风采》读本,作为中小学学生必读本,要求每一个同学会讲一个英雄故事。清明节组织青少年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邻近的大丰白驹镇“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塔”缅怀先烈,徐老亲自讲述古今英雄人物的故事,勉励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

搭平台,助困生,留守儿童贴心人

“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这是徐中美的承诺。镇上孩子小王考取了县高中,本是件喜事,但对这个极其困难的单亲家庭来说,谈何容易。孩子的学费成了徐老心头压着的一块石头,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徐老来到兴化屹峰公司找到老总说明了来意,老总王书金当场表态:“资助小王同学读完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全部费用由我承担。”王总的爱人当即为王楠缴了6000元学杂费;并在兴化楚水学校举行了由镇关工委、校方关工委见证下的 “一对一”助困签约活动。

在“一对一”活动实践中,徐老发现“结对帮扶”中尚有不足之处,“受助”学生面窄少,还有结对受助的学生转学后、资助人联系不上等等,针对这一情况,徐老和关工委一班人认真总结,创造性地成立了镇关工委“爱心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一头连着社会爱心人士,一头牵着困境儿童,较好地解决了助困资金的来源,并规范了“爱心款项”的透明度,所有捐款以爱心工作室的名义,进行规范运作和管理。“爱心工作室”成立先后,已收到帮困资金近20万元,资助困境儿童56人次。

创特色,聚‘五老’,公益事业热心人

开展“万名‘五老’做万件好事”活动是兴化关工委的品牌项目,徐老把这个项目与中国关工委“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有机融合,组织“五老”们想政府之所想,急青少年之所需,在党政中心工作配合上有作为,帮助镇、村解决了许多难题。

镇董家至金高段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时,屯北村朱善怀居住的两间瓦房需拆迁,夫妇俩都在无锡打工,村里干部多次电话与他联系商洽无果。82岁的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殷正元,曾和朱善怀父亲搭过班子,工作协调,交往情深,老殷以与父辈的感情,把朱善怀夫妇请回来洽谈拆迁事宜,出于对父辈的尊敬,夫妇俩爽快地答应了拆迁,并达成协议,保证了公路按时施工按期完工。营中村孙王七组村庄偏僻,交通一直不便,村民们都盼望有条好路,村里也落实了规划,可涉及农户王元桂的承包地、路旁的五棵树,村里找他协调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修路计划一直耽搁着。78岁的老党员唐荣本主动找其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在老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服下,王元桂最终同意了砍树让地筑路,使通庄路道顺利建成。屯军村在改善村庄环境中,需造一座桥,预算造价20多万元,镇、村仅能解决15万元,还差5万资金的缺口,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徐同春主动承担筹款任务,牵头召开党员会,带头捐300元。然后带领几名老同志,赴广东、无锡、上海,找本村在外创业的小老板筹款,很快筹集到了五万多元,解决了建桥资金缺口。

树品牌,惠百姓,人民群众知心人

为实施“两跟踪两关注”关工品牌。两跟踪青少年中的(重点帮教对象、留守儿童),两关注(重点帮教对象行为举止、思想动态;留守儿童生活需求、心理健康)。徐中美落实“五老”跟踪结对帮教。登门核实了解,签订协议书,掌握矫正对象的真实情况,与司法所、派出所、家庭对接落实结对帮教的措施,做到跟踪不撒手、帮教有效果。2015年,大营村殷唐组的唐某因抢劫罪判了刑释放后,整天闭门不出,思想低沉,生活丧失信心,原居委会主任李冬梅、大营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支书)李云,多次上门与他促膝谈心,教育引导,指导就业方向,使他振作精神,走出家门,随父搞起了养殖业,现已成家立业。

徐中美还注意利用学校、社区的资源优势办好“留守儿童”校外教育辅导站,提供个性化的课外辅导。坚持常年办班、立足发展兴趣。开设了“经典与阅读、写作与欣赏、艺术与绘画、诗词与书法”课程,节假日正常有100多名“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参加辅导班。给“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的父母吃了个定心丸,深受在外打工的家长欢迎:“家中孩子有照应,在外打工不担心”。  (兴化市关工委许湘山  魏佩)

编辑 齐超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