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60亩土地上建起了孩子们的“少年农学院”

“感受劳动之美 争做劳动小达人”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1364
分享

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太仓市璜泾镇新华村,成片的桃树、梨树,还有兔子、豚鼠、山羊、孔雀、梅花鹿,孩子们在这里与自然亲密接触,了解农业常识……这儿就是璜泾镇荣文小学和新华村关工委联合打造的一个占地60亩的 “少年农学院”。

“与其作为一片效益不高的果园,不如稍作修整,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让当地学生受益,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出于这样的目的,3年前,新华村便与荣文小学一起把原本环境杂乱的果园修葺一新,并增添了部分基础设施,引进了可爱的小动物。

从校门口步行10分钟,同学们就能到达“农学院”,走进农学院,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区有序排列其中,每一块都有班级管理的标识牌,豚鼠、山羊、孔雀、梅花鹿等被安置在动物区,同学们为每只动物取了十分响亮而体面的名字。“我们学校立足于‘少年农学院’打造了‘10分钟实践’,包含多项劳动项目设施,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课程资源,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阵地!”荣文小学校长戴薇介绍道。

深秋时节,荣文小学的校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三(5)班的同学们正在学校四时田园里丰收着自己种下的蔬菜,萝卜、大蒜、青菜、菠菜……从秋季开学后不久播下种子,同学们就一直期待着收获的这天,同学们争相拔着萝卜、抢摘着青菜,好不热闹。

近年来,荣文小学将劳动实践种植活动打造成一门必修课,配备了农事指导老师,为同学们耐心讲解种植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对同学们提出问题,在解答的同时,还一起亲身体验,享受着种植的忙碌和快乐。耕种过程中,同学们也碰到诸如许多数学上的问题,如:秧苗该如何均匀排列?间距多少为宜?田地有多大?劳力该怎么合理分配?同学们边思考边实践,运用自己的数学智慧解决了播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把这些思考用一份份数学小报和小论文展示了出来。学校还将劳动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相结合,组织爱心义卖等活动,孟恩和小伙伴们拔了好多萝卜和大蒜,他们打算参加学校的爱心义卖活动,“学校有个同学身患白血病,我们大家都通过义卖,捐钱给她治病,我们以后会继续献爱心!”

在果品采摘区,五(4)班的同学们正在通力合作,收获着山楂,大家10人一组,两个人负责把树上的山楂果用竹竿敲打下来,其余同学则拿着一块布在下面接着,每当“山楂”落下,同学们都发出欢呼声,丰收的喜充斥在农学院内。齐嘉悦同学提着满满一筐山楂笑得合不拢嘴,我跟爸爸妈妈约定好了,今晚回去要一起做冰糖葫芦,妈妈说还要带着我做山楂果脯,在即将到来的学校山楂节上给大家品尝,我真的太期待了!

在动物区,一对梅花鹿最受同学们喜爱。“‘荣荣’和‘文文’的名字是我们在学生中征集而来,最终选择了得票最高的,孩子们与动物间的亲密互动,还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薇说道。

一枚寻常的,经过一番“刀光剑影”之后就成了造型独特的蛋雕艺术品……一走进少年农学院“蛋雕工坊”就看到,荣文小学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手捧壳,全神贯注地学习雕技艺。“蛋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巧,为了传承好蛋雕技艺,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荣文小学结合少年农学院基地资源,开发了校本蛋雕课程,打造属于学校的“蛋化空间”。

走进这个“蛋化空间”,桌椅、雕刻工具依次排开,各类蛋雕艺术品映入眼帘。“一件蛋雕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手绘、雕琢等多道工序。”戴薇介绍道,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向蛋雕非遗传承人学习,定期开展主题研讨,不断完善蛋雕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文化内涵。同时,课程所用到的鸡蛋、鸭蛋、天鹅蛋、鸽子蛋等均产自少年农学院,实现了文化教育与劳动实践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荣文小学依托少年农学院这一阵地,重点打造以非遗传承为教育目标的系列课程,包括:传承传统手艺的风筝、剪纸社团课程,传承传统艺术的江南丝竹课程、蛋课程等,学校通过特色课程的开设,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荣文小学与新华村共同探索构建更具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开发课程实践点位,打造‘十分钟实践’,突出乡村教育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形成‘家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我们计划推广这个模式,力争打造更多劳动教育新样板!”市关工委毛义明副主任这样说道。(记者 齐超 通讯员 顾进良)

编辑 齐超

18

评论(4)



  • 中国红

    加强劳动教育很有必要!

    12-26 08:07

  • 顾进良

    一对梅花鹿最受同学们喜爱

    11-28 14:49

  • 顾进良

    打造‘十分钟实践圈’

    11-28 13:28

  • 顾进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11-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