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堆 沟 港 记 忆

发布时间:2015-10-08 浏览:2305
分享

 

堆   沟   港   记   忆 

灌南县关工委副主任刘俊林



金秋时节,县老干部局局长潘龙飞同志陪同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堆沟港产业建设。车子出灌南县城东向驶上产业大道,宽阔干净的大道上,大大小小往来车辆疾驰而过,一片繁忙。两旁田野,一望无际快要成熟的水稻绿叶上浮出金色的稻穗,偶尔可以看见一两块夏玉米挺胸凸肚,绿叶婆娑,黄豆开始落叶,藕塘荷叶渐残,碧水倒影云天,绿树丛中,掩映一处处瓦屋楼房,乡村洋溢丰收、祥和的景象。

“请大家注意,前方桥墱是连盐铁路桥墱,连云港到盐城铁路通过我县在田楼镇设站,田楼站到堆沟港产业园区规划将来还要建货运铁路。”随着老干部局服务处的倪玉江主任的话音,我们向窗外望去,只见无数几米高的坚固桥墱像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伸向远方,灌南要结束无铁路的历史了,使人精神振奋。堆沟港现在东西方向有新港大道、产业大道和县城相连,南北有228沿海高等级公路、沈海高速、连盐沿海铁路纵贯其中,一个多小时路程,南北可到连云港、淮安机场登机,灌河直通黄海是海河联运的黄金水道。可是,40年前堆沟港交通的艰难情景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那时堆沟港进县城的道路南靠灌河堤、北靠沂河堆,晴通雨阻,南北有灌河、沂河与外界隔绝,交通靠木船摆渡,一遇风雨只好停渡。1972年夏天,我随县委书记孙曰金乘小火轮到五队、堆沟调研,不料第二天出现暴风雨,这时淮阴地委通知孙曰金书记去开会,车船不通,只好通过淮阴驻军和响水县驻军联系,孙书记冒险乘船到河对岸,乘坐响水军车到淮阴开会。当是在机关里流传一句话:“上堆沟比上南京还难,宁愿上南京,不去堆沟港”(当时,灌南到南京的班车一到两天一班,早上五六点发车,下午四五点到南京,有时要到夜里才到)。

说笑之间,车子已经驶入堆沟港新城。大家围在堆沟港新城建设展板面前聆听介绍 。堆沟港新城规划“2平方公里,2万人口”,已经建成的亚邦广场宽广、整洁,四周花木葱茏。明亮的紫藤街道、通畅的月季路、丁香路、4万平方米超市综合体、邻里中心、职工公寓和亚邦乐活小镇,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涵珠湖碧波涟漪,中山杉景观林风光秀丽,引人入胜。老同志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我走到大路口,望着不远处汪塘里的芦苇,想起1970年前后多次到这一带农村采访,那时堆沟到处是盐碱滩,坑坑洼洼,芦苇、盐蒿丛生,乡村交通是弯曲土路,两旁栽植稀疏、歪斜的苦楝树、榆树,农民住的是低矮的芦笆茅草屋,群众中流传:“芦柴荡,野鸭窝,三天无雨冒盐碱,两天大雨成汪洋,十年倒有九年荒,缺衣又少粮。”以前,我曾问一个带着少年割草的农民,孩子怎么不上学?农民回答,村里多数孩子不上学,靠割草苦工分吃饭。原来,堆沟只有一所小学,200来个在校生,没有六年级,多数孩子留在校外,可以说是文化荒漠。为了改变穷困面貌,党委政府领导群众战天斗地,改种水稻。是旱改水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经济条件有了一定改变。斗转星移,仅仅相隔不到40年,蔽塞贫穷的乡村,如今走上了城市化、工业化。

离开堆沟港新城,很快来到灌河国际港务。港区露天货场存放一卷卷特制钢板,一堆堆煤炭,仓库堆满进出货品。码头一排红色巨型龙门吊,要仰视才能看清顶端,两艘万吨巨轮停泊在位,全部建成可实现年吞吐量2000万吨。海风劲吹,潮水汹涌,波涛滚滚,击岸如鼓。老干部们虽是年已古稀,但仍被雄伟壮观的场景感染,个个欢欣鼓舞,眉飞色舞,赞不绝口,竞相和龙门塔吊、巨轮、破涛合影留恋。堆沟建港,一直是灌南人民的一个梦,堆沟人民的一个梦。从堆沟建制地名可以窥见一斑,堆沟港名称,时而叫堆沟港,时而叫树德、时而叫九队,时而叫堆沟乡,1987年终于确定为堆沟港镇,2014年区划调整,堆沟港镇和五队乡合并,仍叫堆沟港镇,突出堆沟港的地位。文化大革命后,灌南县百废待兴,发展外向型经济,成立外贸局。1979年,我的舅舅许百千时任省外经委领导,来灌南考察外贸工作,顺便看看老战友——时任灌南县县长的洪思聪同志(泗阳县人,后调回泗阳县),省外经委领导一行在堆沟港考察后,决定帮助堆沟建立一座小型外贸码头,能停靠百吨小船,1980年又帮助兴建1万8千平方米外贸仓库和蔬菜脱水厂,年产脱水大蒜片600吨,这也算是灌南人践行堆沟建港梦的起步。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灌南,堆沟港开发利用被县委县政府提上议事日程,1983年以后,数次邀请省社科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著名的海口专家、学者来灌考察,举办论坛,做好港口开发的前期论证工作,专家著文,表明灌河是可以和英国泰晤士河、德国莱茵河媲美的黄金水道,被誉为苏北的黄浦江,极具开发建港价值,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媒体予以宣传报道,红极一时,引来南燕北飞,北鸿南归,一些有眼光的商企巨子投资堆沟港。“恒成”、“宏冠”等十多家造船企业落户堆沟,已造出50多艘万吨巨轮交付国内企业和远洋他国。抚今忆昔,过去曾经令人欣喜的小小的外贸码头,百吨小船已经不能和现代码头,万吨巨轮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告别国际港务,登车继续向东,跨上228临海高等级公路,高耸的灌江大桥突兀眼前,汽车盘旋驶上大桥如轻燕凌空,放眼四望,北极燕尾(港),南观陈港,灌河如练,黄海浩瀚,整个堆沟港尽收眼底,近处亚新钢铁厂,远处庞大的化工园区建筑群,彼此相连的一处处造船厂,气势恢宏,一座新兴港区已见雏形,成为黄海之滨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谁会想到,1939年8月,一场海啸,把堆沟变成汪洋泽国,淹死居民无数,海水退去,一棵大柳树挂有尸体十余具。不久,日本鬼子从灌河口登岸,建码头、筑炮楼,驻扎堆沟,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村居不复存在,百姓流离失所,人祸甚于天祸,堆沟盐业凋敝,渔业萎缩,到解放初期,只剩8户人家,一个“双代点”(代销日用品,小范围代购农副产品)。(日本鬼子小码头久经风雨吹打、海水侵蚀,已毁无踪影,两座小楼亦已拆除)。1961年暑假,我随灌南县团委组织的夏令营到连云港海员俱乐部参观,海员俱乐部主任在报告中说,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梦想把连云港建成东方大港,现在港口已修成深水港,可进万吨巨轮。一次,外商雇用日本商船运货到连云港,日本船老板高傲地说,连云港港口是一堆烂石头,大船根本进不去。外商说,你运货去连云港看看,船进不去来回运费照付。日本商船来了后,惊叹连云港港口的深刻变化。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百年中国梦,现在已被习近平总书记融入“两个百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梦,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变成现实。连云港是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占据”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一路一带”的强大优势,堆沟港是连云港的南翼卫星港,连云港主体强壮了,必定带来堆沟港羽翼丰满,实现腾飞。

车子驶入亚新钢铁厂,老干部兴高采烈地走进钢锭车间,近处观看转炉出钢,对于许多老干部来说还是第一次,尽管车间高温如夏,热浪灼人,大家还是围站在火龙般的钢锭面前好奇地仔细观看。一位老干部感慨地说:“过去计划经济,上级一年下达灌南的钢材指标只有千吨左右,根本不够使用,用钢材得靠农副产品搞协作交换,农副产品也是靠勒紧裤带省下来的。现在亚新厂一年就能产钢材400万吨,将来还要达到600万吨,真是灌南奇迹。”

走出转炉车间,站在宽阔的钢板平台上,艳阳高照,金风送爽,不由自主地吟咏起伟人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令人感奋的辞句: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参观结束后,堆沟港的巨大变化久久萦纡心头,使我明白:历史创造新的奇迹,可以抹去以前的一切不留痕迹,但是,永远抹不去的是一代一代人的历史记忆。谨以此文纪之。

                         2015年10月7日


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