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 难 困 苦 玉 汝 于 成
艰 难 困 苦 玉 汝 于 成
灌南县关工委副主任 刘俊林
高考录取贫困生扶贫助学工作结束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一个个青春朝气、坚韧不屈的贫困学子身影,脸上灿烂的笑容,憧憬和期盼未来前途的眼神,在我脑海里翻腾,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失去父母或者亲人病残的痛苦,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发愤学习,不屈不挠,演绎了一个个艰难困苦,玉如玉成的鲜活故事。
不比穿吃比成绩
崔迎欢家住灌南县新安镇镇东社区,2004年父母从工厂双双下岗,父亲患有腰病,又无技术,迫于生计,只好外出打些零工,收入微薄,母亲心脏不好,也舍不得花钱按时服药。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全家信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父母还是腆着面向亲友东借西凑举债供养迎欢姐妹上学。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迎欢姐妹很懂事,姐姐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捡拾同学丢弃的废饮料瓶卖钱买书笔纸墨,绝不顾忌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姐妹俩相继进入初中后,除了上课外,每年节假日和寒暑假都要打点零工挣些上学费用,以减轻父母经济负担。十年寒窗苦,姐姐高中毕业,如愿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崔迎欢踏着姐姐的脚步走,心中牢记父母的艰辛,从不攀比、羡慕别的学生穿衣用具。她说﹕“不比穿吃比成绩,逆境出人才,才能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她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新海高级中学。姐姐读大学,崔迎欢又到市里读高中,家庭经济负担更重了,崔迎欢还是穿着亲戚送的旧衣服去上学,有的打满了层层补丁,只能靠奖学金补贴生活,就这样,有时生活费也还很困难,只好省吃俭用。双休日,同舍有的的同学逛商场买东西,她无钱,也从不动心,怀着“清华梦”,在宿舍、教室、图书馆里看书学习,或潜心数学王国思考、释题、计算,或沉浸瀚海文学经典中遨游驰骋,或读背外语,与世界交流,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她追梦的决心和力量。
2014年崔迎欢考取清华大学,受到扬子晚报社“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办公室”的资助,顺利入学,圆了“清华梦”。
绝处逢生,立志成才
王余磊家住灌南县张店镇小圈村,是个苦命的孩子,四岁那年,母亲因一场车祸夺去生命,父亲带着小余磊艰难度日。小余磊上小学了,看着父亲为了挣钱供养自己上学,一个人孤零零地含辛茹苦劳作,觉得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亲的恩情,因此,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假期还帮助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和农活,在校老师夸他是好学生,在家邻居夸他是好孩子。小学毕业,王余磊顺利考取初中。不料,王余磊读初中三年级时,父亲患了癌症,在生命弥留之际,父亲嘱咐王余磊,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取大学,有了本领,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和这个家庭的命运。王余磊心灵受到深深震撼,牢记父亲的教诲,抱着不成才便成仁的信念,更加勤奋学习,考上灌南高级中学创新班。失去父母的王余磊只好和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不久,爷爷也生病去世,留下身体不好的84岁奶奶相依为命。王余磊除了拼命学习,节假日还要抽空回家照顾奶奶,洗衣,做饭,干农活。他克服生活上的诸多艰难,硬是读到高三。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余磊的坎坷身世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感动了许多好心人,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办公室和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资助12000元供他上学,王余磊深受感动。在上学之前,她在墓前告慰父母、爷爷,表示在大学里一定克勤克俭,学习本领,将来更好孝敬奶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擦干眼泪,让妈妈笑起来
葛小青家住灌南县孟兴庄镇颜马村,曾经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勤劳,兄妹读书上进,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葛小青在考取高中时 ,父亲生了重病,为了父亲住院治疗,花光了全家微薄的积蓄不算,口粮、畜禽只要能卖钱,全部卖光,还向亲友告帮借贷,欠债累累,也未能挽住父亲的生命,剩下孤儿寡母,母亲悲痛的终日以泪洗面。哥哥外出读书,母亲患有静脉曲张和神经痛,不能干重活,哪有钱再供小青读书,葛小青一下子跌入人生低谷。面对突如其来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葛小青选择了坚强,她擦干眼泪,安慰母亲,要继续读书,用自己的成功换来母亲的笑容。葛小青在学校里勤奋学习,尊敬老师,真诚友善帮助同学,老师布置的节假日作业,她都利用课余和早晚时间提前做完,回家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帮助母亲做事。天道酬勤,2013年5月,葛小青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被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葛小青高兴地把鲜红的荣誉证书捧到母亲面前,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葛小青自信地告诉母亲,明年高考,一定考上大学,让您高兴,告慰父亲在天之灵。说到做到,2014年,葛小青鸿鹄展志,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并光荣成为扬子晚报助学关爱的“阳光学子”。当亲友上门祝贺时,母亲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2014年9月12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