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沂市草桥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兰君
满园桃李夕照明
——记新沂市草桥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兰君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新沂市草桥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兰君自上任后,就把叶圣陶老人的这一经典名句当作座右铭。诗句不仅印证了他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十多年如一日,探索创新不止的奉献精神,而且也让我们领略到他用夕阳余辉照亮满园桃李的壮丽图景。他一路汗水,一路希望,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关工事业,展示了“五老”甘把真情献给孩子们的如歌人生。
恪尽职守护桃李
1999年郭兰君一上任,就有人说关工委是形同虚设,可他却虚事实做。当其他“五老”因关工委“三无”景况心灰意冷时,他无怨无悔,相信事在人为,积极寻求自身工作的切入点,用创造性的工作,激活领导干部的关注点,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创造条件抓硬件,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全市第一个标准化办公室和五老活动室,各项规范化建设在全市率先达标获奖。郭兰君始终用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投身关工事业,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从不叫苦言弃。近年来,随着网络逐步普及,不良上网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也侵蚀到中小学生心灵。为了使学生免受其害,他不怕得罪亲朋好友,带领关工团队,主动与文化、政法、工商等部门联合,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不断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学校举办“远离假恶丑,杜绝黄赌毒”主题讨论,并组织千名师生签名倡议文明新风,宣传“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规范,使校园内外崇尚文明,抵制邪恶,蔚然成风。
精诚创新育桃李
“教育因基地而实,活动有创新而活”。郭兰君十多年来每天都在思考,并身体力行亲手抓,使德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他注重开发当地红色资源建基地,先后为中心小学建成了全国劳模巩秀玲“生态园”、红军铁索桥、沂河桥头打日寇故事亭等德育基地。在华沂小学建成王东楼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1年,淮海战役“十人桥班”在春晚亮相后,郭兰君再一次抓住机遇,组织堰头小学师生寻找这支英雄部队,经过多方苦寻,终于在天津武警部队找到了“十人桥班”。他不顾疲劳认真采访,很快整理数万字的资料,然后与“十人桥班”开展联谊活动,在堰头小学建起“十人桥文化长廊”,用“十人桥班”提供的大量生动史料和珍贵文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如今“十人桥文化长廊”已成为堰头小学一道亮丽风景。市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同时根据郭兰君编写文稿拍摄的《寻访十人桥遗址》,获得全省“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DV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奖,活动图片在江苏优漫卡通卫视展播,得到江苏省少工委等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片丹心暖桃李
郭兰君的老伴在农村,所有的农活和家务都压在她一人身上,因长期积劳患了腰脊椎骨质增生和肩周炎,一时疼痛卧床不起。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也催着父母帮助照看孩子,而此时,郭兰君正在忙于投资四十多万元中心小学少年宫的建设工程。他从不请假旷工,每天起早贪黑在工地看进度、查质量,直到今年五月少年宫全面完工,他才喘了一口气。当有人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操劳时,他说:“关心下一代不仅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我的心里牵挂。”在他的工作日记里,哪所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有几名困难学生,他都有详细记录,而且常常走访呵护。他指导各校设立亲情电话,开展成长小伙伴手拉手活动,推行代理家长制度,先后为700多名留守儿童和孤儿找到代理家长和社会妈妈。同时,他还走村串户,主动与企业老板、致富能人交朋友,通过友情联络,亲情互动,筹募扶困助学资金数万元,10多年资助困难学生100多人,培育了陆瑞、纪淑琴等全市十佳少年多名,十佳春蕾女童一名,有10多名困难学生在关工委悉心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
郭兰君情系桃李,奉献关工,忘了“三高”向他袭来,几次累倒在工作岗位和走访的路上,但他总是挤不出时间住院治疗。妻子儿女心疼地劝他回家休息,可他放不下在沂河小学“徐州市学校劳动示范基地”和“省级平安校园的创建”等工作。如今他又奔波在筹募十人桥浮雕建设工程款的路途上。在他的带动下,退休老教师孙林生,身患癌症仍坚持编制关工委活动方案,撰写演讲稿,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还谆嘱同事们不要放松“学双百、争三好”活动。
郭兰君正是以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催发关工事业硕果累累:实现全镇小学十年无安全事故,被评为市级“五有五好关工委”;“学双百、争三好”读书活动获徐州市优秀组织奖;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受到徐州市表彰。沂河小学被评为全国普教系统“勤工俭学先进单位”。他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并多次荣获优秀老同志光荣称号。
来自《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通报》2014年第9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