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做一名终身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5-04-13 浏览:1204
分享

 

 

——记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陈云林

 

 在吴江区桃源镇的各个学校里,你能经常看到一位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者,或与学生促膝相谈,或与学生共同游戏,或给贫困的学生送去温暖,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就是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桃源镇关工委主任陈云林。1999年,他从镇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便一头扎进了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15个春夏秋冬,他用爱心与恒心,在关工事业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苏州市文明市民”、“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不久前,又光荣地被评为了吴江区第二届“吴江好人”,苏州市文明市民标兵。

心怀感恩,勇挑关工重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我。”这是陈云林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13岁丧父,14岁失母,这对当时正在读初一的陈云林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他成了孤儿。就在他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伸出了援手,给他颁发助学金,鼓励他好好读书。同时,乡亲们也待他如自己的孩子,接济他的吃穿。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时刻铭记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回报社会。

 陈云林退休后,就主动挑起了镇关工委主任的重担。一干就是15年!这些年里,他总是忙碌地奔波于政府、社区和学校。光电瓶车,就先后报废了五辆,屈指行程有二万五千多里。可以说,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关爱,哪里就有他的足迹。

 2011年10月,陈云林患上了腰间盘突出,做了脊椎骨手术。卧床康复阶段,他仍不忘关工工作。由于未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手术留下了较严重的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但这丝毫没有抵挡他满腔的热情。他仍坚持带病工作。他说,这些年,他做了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那都是感恩,是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社会。

以心暖心,呵护孩子成长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隐患和危机。近年来,因迷恋网络而沦为问题学生的案例不在少数,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陈云林认为,拯救网络问题少年,宜“疏”不宜“堵”,应“以心暖心”而不是“强制打压”。

 2006年,东桥村有一名初一的学生钱某,整日沉迷于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各种方法都用过了,结果还是无济于事。更让人气愤的是,曾祖母去世筹办丧事,他却趁人不备,3天3夜泡在网吧里。当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一家一家挨个寻找,终于在南浔一家网吧找到他后,气急病倒,到医院一查竟是癌症。为了给父亲看病,耗尽了家人的精力和积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钱某更是走向堕落。陈云林得知这一情况,就主动联系学校和老师,帮助他走出困境。陈云林隔三差五地与钱某谈心,赠送文具,提出鼓励。通过一次次地疏导和沟通,最终使这名少年悬崖勒马,重拾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大有提高。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的一所卫校,现在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医生。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15年的关工工作,陈云林始终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温暖着身边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捐助民工学校、寄送爱心包裹、成立助学基金……迄今为止,他以个人名义已捐土款8万多元,呵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创新工作,成立假日学校

 已迈入古稀之年的陈云林,仍坚持天天读书、看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紧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关工工作,关爱青少年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每年的寒假暑假,原本应该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可是有些孩子,我们却很少能从他们的脸上读到这份幸福。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父母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更别说课外作业辅导了,陪伴他们开展和校外活动了。放了假,很多孩子就像被囚禁的小鸟。

 陈云林结合桃源镇的实际情况,在成教中心、青云社区、铜罗社区成立了3所假期学校,拓宽了孩子们假期活动的平台。为了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他还聘请了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临近春节,他组织开展“我为乡亲写春联”的书法培训与展示活动;到了元宵,他就举办“欢天喜地猜灯谜,热热闹闹过元宵”活动;暑假里,除了安排大学生村官辅导学生功课外,还开设了象棋、阅读、乒乓等兴趣班,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假日学校的相关活动,还得到了吴江电视台、吴江日报、江苏省文明网等媒体的报道,成为了桃源关工事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精神不老,甘做终身志愿者

 “我是一名超期服役的老战士,践行自己的梦想,活到老,做到老,愿为一名终身志愿者。”这是压在陈云林办公桌下的一段话,朴实的文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他的谦虚,他的热情,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精神不老,人就年轻”。今年已是71岁的陈云林,看上去满面红光,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当谈到“关工工作还想做多久”这个话题时,他便哈哈大笑:“从事关工事业没有年龄限制,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就愿意干到100岁,终身践行,当好志愿者。”■              (严卫强)

 

来自《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讯2014年第7期》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