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 情系板报二十载
《园地》创办历艰辛
1994年,时年77岁的孙术老人萌发了办板报的想法,她四处奔波、发动,一群志同道合的退休老师响应她的号召组织起来,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1994年6月1日,《园地》首刊正式出版。从此《园地》跟社区的孩子们一起在孙术的关心下茁壮成长。
创刊初期,《园地》没有雨棚,他们就亲自动手钉;没有办公室,床铺、地上成为临时操作台;没有笔墨纸张,自已掏钱买;没有稿件,亲自跑学校、访居民、赶现场……为了完善《园地》内容,孙术自费订阅了《南通日报》《新华日报》等十余种报刊杂志;为了给《园地》增添色彩,她自掏腰包添置了相机,当起了“摄影记者”。20年间,7200多天,定主题、收集文稿、剪报、排版、抄稿、粘贴等编辑任务成为老人生活的一部分,她辛苦并快乐着。
《园地》传承觅新人
5年前,92岁高龄的孙术老人眼睛出现问题,《园地》的编辑工作渐渐地不能继续胜任。寻找合适的人选成了老人的一大愿望。经过多方推荐,反复斟酌,最后选定了王继德成为《园地》编辑的最佳人选。老王原是一家企业的工会主席,一直从事企业的宣传工作,板书、排版对他来说信手拈来。平时,他也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原来寺街社区的黑板报、宣传栏都是他一个人负责,他的板报设计还在比赛中获奖。孙术老人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老王一口答应了下来。三年来,还在上班的王继德按照孙术老人的要求,坚持每月出一期,《园地》已出版200多期,500多版。60多岁的老王每天都牵挂着《园地》,看书读报都想着《园地》的素材。每月下旬,他都要花上七、八个晚上的时间,认真地剪报、排版、抄稿、粘贴。他说,一定尽全力将孙术老人的《园地》传承下去,老人十多年的心血不能白费。
《园地》成长共参与
《园地》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这20年来,《园地》从一开始简陋的两块纤维板,到现在干净整洁宽敞的宣传栏;它的素材从一开始编辑们自已和孙子孙女任务式的几篇稿子,到后来的几所中小学如雪花纷飞的稿件;从原先单一的文字内容,到后来的剪报、书法\国画等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精美,处处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不仅仅是《园地》的主编人员,社会各方力量都在时刻关注着它的成长。市邮政局特地为它安装了崭新的宣传栏,社区干部为它选择了安放点;热心的社保站协理员常金华阿姨退休后一直协助爱人王继德,一同剪报、粘贴,上墙,拍照留存;《园地》宣传栏对门的居民老罗十年如一日,有事没事就去擦拭宣传栏,爬上爬下一同帮忙取下旧《园地》,悬挂新《园地》,印绍麟等几个老教师每月还会积极收集稿件,关心《园地》的成长。《园地》犹如寺街居民大家的孩子,经过宣传栏时,大家都习惯性的驻足欣赏,它已经不自觉地成为寺待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孙术老人说,老有所为,为中有学,为中有乐,正是这样一种理念,让《园地》坚持到今天,并将一直传承下去。
(江苏省南通市桃坞路44号崇川区委宣传部陈婷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