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老红军的“新长征”——记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标兵、百岁老红军刘应启

发布时间:2015-03-17 浏览:1115
分享

[“五老”风采]

编者按:2014年4月7日9时40分,我市百岁老红军刘应启因病医治无效,在扬州不幸逝世,走完了他革命与奉献的一生,享年104岁。刘老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江苏扬州军分区第二干休所正军职离休干部。刘老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1965年离休后,他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成了我市一名关心下一代志愿者,以无私奉献、关爱后代为己任,又开始了“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的新长征,续写了人生的晚年辉煌,受到青少年爱戴与崇敬。刘老先后被全国、全军评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在2011年10月11日召开的纪念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刘老被表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标兵”,并且在大会上对他的事迹作了精彩演讲,引起全场热烈反响。本期简报,市关工委特将刘老的关爱事迹予以刊登,以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老红军的“新长征”

——记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标兵、百岁老红军

刘应启

在古城扬州,104岁的老红军刘应启让人倍感亲切。他1911年9月出生于河南商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入党,在长征时期曾经三过雪山草地,在战争年代参加过大小战斗150多次,立下过赫赫战功。1965年离休定居扬州后,刘应启始终牢记入党誓言,永葆红军本色,积极投入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新长征中,特别是40多年来,他情系下一代健康成长,以满腔赤诚和无私奉献续写了许许多多一心为党、真情为民的感人故事,深受人民群众称颂和广大青少年爱戴。大家都称赞他是终身践行长征精神的典范。

“我们的接班人不能是党史盲、军史盲”

宣讲红色经典、传播光荣传统,成了刘应启40多年离休生活的主要部分。当年最早听过他报告的那些孩子,现在都有四五十岁了,如今他们的孩子又在听着刘应启的报告。刘老常说:“作为一名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红军战士,我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宣讲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我们的接班人不能是党史盲、军史盲。”

刘老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却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读书看报。他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并且搜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风采,分门别类地总结整理出多个专题内容,先后撰写和修改了160多份报告稿。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会不听使唤,钢笔经常会滑落到地上,他就弯下腰捡起来再写,捡了掉、掉了捡。就这样,刘老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报告稿,剪贴的资料本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于是,这位老红军又以豪迈的战斗激情,开始了“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的“新长征”!

前些年,扬州一家工厂亏损严重,即将申请破产,厂领导慕名找到刘老,请他为青年职工们讲最后一课,为此,刘老一连几天伏案准备到深夜。“爬雪山难不难?过草地险不险?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意志,红军将士攻难克险,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只要精神不垮,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绝境都能走出!”刘老的精彩报告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报告会一结束,工厂干部职工便在厂区挂出了“发扬红军传统,振奋企业精神”的横幅,他们4个月不拿工资,集资为工厂购买原材料,仅半年时间,企业便走出困境并扭亏为盈。

离刘应启定居的干休一所不远,有座梅岭小学,刘老在这里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校外辅导员,1996年,他在这里创建了少年军校,以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搞活动,并邀请刘应启出席。刘老同孩子们在一起时,总是喜笑颜开,精神焕发,而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位慈祥的老爷爷。每次讲座结束后,他们总爱围着他问东问西,久久不愿离去。今年“七一”,刘老还同梅小同学们一道唱红歌、带领他们学党史、颂党恩、勉励他们跟党走。

自从扬州成立关心下一代组织后,刘应启先后担任市关协理事、市关工委委员。凡是机关、学校、工厂、部队邀请他去作报告,刘老总是有求必应。尽管是有请必到,可他高度珍视“老党员、老红军”形象,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两公里内一律步行;二是不收取任何劳务费和礼品;三是不参加宴请。每次报告前,刘老都精心准备,稿子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40多年来,刘老先后为800多个单位作了1000多场报告,听众超过100万人次。

“没有存款,我还是富人”

刘应启离休后,享受的是正军职待遇,每月离休金上万元,但是,刘老的生活一直非常朴素,早饭是烧饼夹油条,晚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吃一顿菜肉水饺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刘老几乎不添置什么衣服,一年到头穿的都是军装。可是知情人都知道刘老至今都没有存款。用刘老的话来说:“每个月的工资,留下一部分保证家人生活,其他的用来办点实事,办点好事。”为此,家里人笑他是“穷光蛋主义”,刘老却自得其乐,他说:“没有存款,我还是富人。”

十多年前的一天,两位教师模样的人来到干休一所,打听一位“梅岭老头”。原来,前不久,有位老人到过一所农村幼儿园。第一天,他是路过,发现那里缺少图书和文体器材,他沉默不语;第二天,他又来了,专门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儿童读物。老师询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了。后来,幼儿园派出老师分头在梅岭一带寻找,在附近居民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刘应启。从此,“梅岭老头”就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1993年,刘应启与革命老区仪征市月塘乡的一名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一次见面,刘应启就捐出了500元,钱捐了,刘应启还是不安心。从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他了解到还有不少孩子家里也很困难。于是,刘应启来到校长办公室,恳切地对校长说:“再给我找5个孩子吧,咱们定个协议,我捐资助学,你们教书育人。”5个贫困生来了,刘老给每人捐了200元。校长带着贫困生,向刘老举手敬礼。没想到刘老两眼先湿润了。他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上不了学,上哪找希望啊!”

1995年,是扬州市实施“希望工程”的第一年,刘应启在第一时间将4000元捐款和一份每月捐助200元资助“希望工程”的计划,交给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十分感动,敬佩地说:“刘老,您是全市‘希望工程’捐款的第一人!”从此,刘老每月为“希望工程”捐款200元,如今已坚持了16年。干休一所有份统计,刘应启先后资助了200多名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累计捐款40多万元,扬州城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老红军刘应启关爱贫困学子、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刘老成了这些贫困孩子心目中的“希望爷爷”。

“谁说老红军的子女就不能当工人、当农民”

与全心全意资助贫困学生的热忱相比,刘应启对待自己的子女,却显得有些苛刻,从不为他们谋取利益。刘老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是下岗工人,一个女儿是乡下农民。有人说他对子女不讲情、缺少爱。可刘老说:“要讲情,首先要讲报答党的恩情、人民的亲情,其次才能讲对儿女的私情;要讲爱,首先要讲对党对人民的大爱,其次才能讲对家庭、对子女的小爱。谁说老红军的子女就不能当工人、当农民?”可是,看着孩子们过得不太富裕,刘应启心中也不是滋味,有时也会伸手帮一把,前些年二儿子下岗开摩托车修理铺付不起房租,刘应启便悄悄地塞给了他5000元,每月还资助他100元。刘应启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孩子们,虽然对儿女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他一以贯之地行得正、做得直,是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子女们都能理解他、支持他,并更加的关心他、孝敬他,刘老的家中始终充满了温暖的亲情。

多年来,刘应启先后被评为全国、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2006年,被中宣部和总政治部树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进行集中宣传。面对荣誉,刘老始终处之淡然,他说:“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没有违背自己的入党誓言。”

刘应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更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共产党员。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从1930年参军起,刘应启就把个人的一切全部交给了党。84年来,刘应启既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青松,又像一支始终燃烧的火把,铁心跟着党,赤诚为人民,他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位老红军、老党员的崇高形象,也树立起了一位“五老”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光辉典范! (扬州市关工委)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