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作新:真情唤回“迷途的羔羊”
除夕之夜,戴作新老人正同家人一起看央视春节晚会,电话铃响了。她随手接起电话,眼里顿时涌出泪水。她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好久都不愿意把电话放下来。“那是一个正在服刑的孩子打来的,孩子说春节了,想戴奶奶,给戴奶奶拜个年。”戴作新告诉笔者,她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她知道,服刑人员只有机会打一个拜年电话给亲人,没想到孩子没有把电话打给自己的父母,却打给了她。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年已八旬的戴作新老人,曾在学校的讲台上辛勤耕耘35年,可谓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她在帮教失足青少年的另一个无形的讲台上,用真情和爱心,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更深层含义。
“孩子还小,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戴作新是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退休教师,她的帮教之旅起源于被溧水县人民法院聘为青少年法庭陪审员。在多次陪审中,戴老师目睹了许多花季少年因为种种原因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说:“这些孩子还小,作为教师,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孩子一时犯错,只要诚心改过就好,不然,他们的一辈子就毁了。”
担任陪审员以来,戴老师每年都会走进监狱或少年管教所,探望这些失足青少年,并先后与40多位迷途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在对帮教人员的“家访“中,她发现有不少人家庭都比较困难。因此,在给帮教对象写信的时候,她每封信里面都会放上两枚邮票:“一张可以让对方给我回信,另一张,希望对方给家人写信。有的家庭太穷了,经常写信估计连邮票都买不起,不能让孩子觉得,写信是一种负担。”这些年来,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写出过多少封感化书信。“很多时候,第一封信寄出后,往往等不来回信。我不气馁,一封不行,就写两封、三封,总要等到回信为止。”老人说,“与这些孩子交往,我尊重他们的人格,用诚心和真情唤醒他们的良知,最终也赢得了他们的真心信任。”
前不久,16岁男孩小白到溧水的亲戚家去玩,因一时糊涂,偷了亲戚邻居家的东西被关进少管所。戴老师给他写信后,小白在回信中表示自己想不通,“我不过就是拿了一点点东西,把我关起来,太不公平了。”戴老就回信开导他,“你触犯了法律,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犯的是‘小事’。你第一次犯罪就被抓到,陷进去还不深。如果你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犯所谓的‘小事’,就会越积越多,越陷越深,到那时罪就大了。”在老人一次次的诚心帮教下,小白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正确认识,决心痛改前非,并在少管所制订了自己未来的生活计划。后来,他因表现突出,超额完成所里分配的生产任务,被提前释放。
少年王威先后“犯了三回事”,三回都是戴老师把他从少管所接回家。尽管如此,戴老师依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从溧水县城到句容少管所,老人中途要转两次车,去一趟要花一个多小时。第三次接回王威后,戴老把带来的苹果递给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你出来了,我也很高兴。回家以后,再也不要和以前那些‘哥们’混在一起了,千万不能再进去了。”在真情的打动下,他终于改掉了恶习,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好青年。
“失去尊严的人,尤其需要人的尊重”
失足青年姜某因参加盗窃集团被判刑17年。2005年11月,戴老师与姜某结成了帮教对子。此后的一年中,戴老师先后给姜某写了8封信,寄了3次书,像母亲一样嘘寒问暖,嘱咐姜某要安心改造,努力进取。姜某在回信中万分感谢戴老师对他的再造之恩。2007年上半年,因表现突出,某姜被提前释放,戴老师还尽自己所能帮他联系了工作。
老人经常到瓜果市场买水果,常看到做水果生意的小杨与人吵架。经了解,才知小杨是刑满释放人员,心里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有一次戴老师主动买他的水果并和他搭话,随口问他:“别人都说和气生财,你怎么总是和人吵架?如果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和我说说,说不定我可以帮助你。”小杨看看戴老师,什么也没有说。此后,戴老师经常到小杨的水果摊上买水果。一回生,两回熟,渐渐地,也就无话不说了。
有一天,小杨主动上门找戴老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了解,原来春节将至,水果到了一年畅销的旺季,想借几个钱多进些水果,趁春节多赚几个钱。戴老师二话没说,当即借给他5000元。春节过后,小杨如约把5000元钱还给戴老师,还带上利息和一箱水果。戴老师说什么也不肯要利息,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收下了水果,说:“这水果就算利息吧。”戴老师还夸奖他说:“你很守信,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在戴老师一次次的真心帮助下,小杨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人和气了,生意更加红火了。现在他已成了真正的老板,有房有车。有一次小杨问戴老师:“以前我的亲戚朋友都不愿借钱给我,你和我非亲非故,为什么一次次借钱给我?”戴老师说:“我只想让你知道,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假如你第一次不还钱,说明我的工作做得不好,没能换回你的诚信。”小杨听了非常感动,说:“你虽不是我亲妈,可比我亲妈还好,你教会了我如何堂堂正正做人。”
“帮教失足青少年,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刑释解教人员林某,刑满释放时,家里鸣放鞭炮,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林某过去的“哥们”也来了。了解这一情况后,戴老师首先做林某母亲的思想工作,然后又经常和林某接触,劝诫他远离那些“坏哥们”。交谈中,戴老师发现林某有悲观失望情绪,便耐心规劝他: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加强与邻里的沟通。她还多次同邻里打招乎,千万不要歧视他,平时多和他交流。经过耐心细致的帮教,林某终于振作起来了。一次戴老师同他谈心时,他竟痛哭流涕地说:“过去我不学好,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对不起母亲的养育之恩。”从那以后,他确实变了,和那些“坏哥们”也渐渐疏远,还主动帮助行动困难、缺乏劳力的家庭买米买煤,做好事。
戴老师常说:“帮教失足青少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只靠少数人是不行的。”为了巩固帮教成果,在司法部门的领导下,戴老师先后动员了二三十名离退休教师及干部,组成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自1984年从溧水县实验小学退休至今,戴作新将真情与爱心寄于高墙之内,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20多年来,她用真情唤回了40多名“迷途羔羊”。据溧水县关工委了解,这些孩子几乎无一人重新犯罪。一名正在服刑的少年犯在高墙内给她写信:“戴奶奶,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帮助,对于犯了罪、正在狱中服刑的我来讲,能遇到您这样一位教师,是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您在信中说我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我非常激动。这么多年来,从来就没有人真心信任过我,您如此信任我,我决不会让您失望,一定争取减刑,早日回归社会。”
这些年,戴老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渐渐不大好使了,但她说,自己对孩子们的信心没有丝毫减弱。2010年6月,她被中国关工委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当笔者问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戴老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指望着能在有生之年,站在少管所门口,等着接孩子们一个个回家!”
(炳荣、令滨、宗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