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韩汝芬:为智障孩子撑起一片天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1168
分享

 

韩汝芬是徐州市泉山区王陵街道关工委副主任,彭城培智学校的校长,也是智障孩子和家长们心目中慈祥的奶奶。她有一个智障的孙子,由于这个孙子她办起了这所学校,但是她却说“我办学不是为了办学,是为了让这些不幸的孩子们不再不幸”。虽说这里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但发生的很多事情让人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她除了正常教学以外,还有许多用爱心编织起来的感人故事,顾秀莲欣然为她题词:精心呵护,耐心指导,循循善诱,创造奇迹。这里采撷一些献给大家。

韩汝芬所办的培智学校,用爱心帮扶了一个一个智障的儿童,使党播撒的阳光温暖了许许多多的儿童少年。

倪朋——他活了下来

倪朋家住在原铜山县潘塘乡,2000年入校,当时6岁,他父母务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年以后,因为他父母觉得两个孩子实在不对劲,就带着他们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哥俩均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6500,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主要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为了给孩子看病,夫妇俩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可是因为弟弟年龄小还是死了,母亲也随之患上了疯病,走投无路的父亲带着患病的孩子再次来到了学校。

听完孩子父亲的哭诉,韩奶奶说“你就把孩子留下吧,孩子上学的一切费用,均由学校承担”,就这样孩子可以继续上学了。但是,孩子的病情还在发展,必须长期服药加以控制,然而光服药这一项费用每年就要一万多元。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还相当艰苦,教室是租用原纺工局废弃的几间办公室,而韩奶奶本人也是挤着公交车上下班,外出学习、出差也只是住20元左右的旅馆,因此这笔开支对这样一所学校来讲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面对倪朋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韩奶奶义无反顾地再次伸出了援手。她的义举得到了一位外国友人的支持,分担了部分医药费。这药一吃就是十年。

如今倪朋已经17岁了,个子长到了1.70,面色红润,头发也不再发白,身体状况也很好,已经能够和人正常交流,学习进步也很大,他父亲激动地说:是学校挽救了他的孩子。

张梦冉——一个不幸孩子的幸运

张梦冉是一个贫困家庭的智障女孩,父母离异,母亲弱智,跟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两只胳膊至今还遗留着幼年时严重烫伤的疤痕。她8岁时入校学习,经过5年的教育,她的智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比较努力,而且热爱劳动。正当大家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13岁那年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她得了一种叫做血崩的妇科疾病,由于失血过多她面色苍白,连嘴唇都变成了白色,送到医院后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困难的家庭,高昂的手术费从何而来?她还会有救吗?孩子的外婆哭成了泪人。

“一定要把孩子的病治好”,为了让不幸不再延续,韩校长拖着年迈的身体,又开始为孩子求医而奔波,她经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了中医院妇科,减免了看病的大部分医药费,并且爱心人士黄日华先生知道张梦冉的遭遇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慷慨解囊。一个月以后,孩子的病治好了,又重新回到了这所温暖的学校,孩子的外婆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硬是要给这些好心人制作一面锦旗——关心学生胜于父母。

徐媛媛出嫁了

徐媛媛无父无母,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智障的原因8岁进入彭城培智学校学习,因为家庭困难,学费、午餐费全免。2006年外公去世,家中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变得更加窘困,因此,韩奶奶对徐媛媛就格外关心,这年严冬的一天媛媛找到韩奶奶说外婆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已经下不了床了,韩奶奶就联系社区居委会登门看望,帮助媛媛外婆看病,为此徐州卡特彼勒总经理的夫人还捐助了1000元钱;过年了,韩奶奶就帮助媛媛家置办年货;外婆告诉韩奶奶媛媛是个私生子,没有户口,就很难得到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障,韩奶奶就想方设法帮助,请知情的邻居写证明,跑社区居委会,跑公安局派出所,总共跑了30多趟,终于把媛媛的户口给办了下来。2007年媛媛的外婆也去世了,媛媛成了孤儿,她的一切都由学校和社区一起照顾。

光阴荏苒,一晃13年过去了,徐媛媛从刚入学时的生活不能自理、体弱多病,到学会识字、记日记,会洗衣服、做饭,徐媛媛已经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媛媛认识了一个叫邵安全的小伙子,一来二往两人渐渐有了感情,徐媛媛还悄悄地给“安全哥”写信,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经多方了解小伙子是河南夏邑人,朴实厚道,会开拖拉机和干泥瓦活,韩奶奶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找小伙子长谈了一次。冬去春来,转眼间已到了花好月圆的季节,韩奶奶开始准备嫁妆,忙着为媛媛筹办起了婚事。2008年7月26日,是个好日子,彭城培智学校大门两侧的大红“喜”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韩奶奶以娘家人的身份为她的学生徐媛媛操办喜事。

韩奶奶这所学校曾是江苏省第一所民办的特殊教育学校, 22年了,在没有房子、没有资金、没有生源、缺乏师资,几乎是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她和她的同事们硬是凭借着崇高的使命感和顽强的毅力走到了今天。他们先后培育了300多名弱智儿童,其中51人参加了工作,使这些孩子的家庭脱贫,23人转入正常学校学习。这其中的故事太多太多。

22年前,也就是1989年4月1日,在徐州土山西巷一间15平米的老旧平房里,徐州彭城训练辅读班正式开学了。3名退休老师,包括韩奶奶的孙子在内一共五名学生。然而,没过多久,两名老师就提出了辞职,原因是条件太差。有些街坊邻居也觉得这个辅读班“坏了这里的风水”,时不时递上白眼。平心而论这些都可以理解,也无可指责,但是看着可怜的孩子,难道就让他们继续傻下去,甚至流落街头成为一些人取笑的对象吗?实在不忍心,有着切身感受的韩奶奶只能选择坚持,因为只有坚持,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才可能有奇迹发生。

办学初期的近十年时间里,是搬家,搬家,再搬家,老师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能够自始至终陪伴她的也只有她的老伴,和几个不支持她,但又不得不支持她的儿女。记得学校当时搬到黄茅岗时,租借的是三间民房外加一个小伙房,按说也是一个大的跨越了,可是这些平房是建在云龙山脚下的,一下大雨,山上的水就会灌进屋内;学校在山坡上,经常停水,只好到山下的村民家里担水;遇到她自己做不了的事,或者人手不够,她的老伴和她的五个儿女就是她的义工了。为了让这所学校能够办下去,她只能这样。

与办学条件的艰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她们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那些入学时走路打晃,说话不清,半个月学不会一个“一”字的孩子,竟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了义务教育的小学课程,他们基本上能读书看报,有的能用两种方法查字典,还能写出比较通顺的作文,有的甚至能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学生们画的画,做的手工你很难想象是出自智障孩子之手。一个名叫高峰的孩子患有脑积水后遗症,刚入校时双眼呆滞,口齿不清,一走路就摔倒,还经常流鼻血,经过十多年的综合培育,现在已能写500字的短文,会做五六年级的数学题,智商由42上升至78,已经达到了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大家认为彭城培智学校出现了奇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韩奶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制订了“教育、教学、治疗、训练”相结合的教辅方案,她大胆的创造了“吃与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此办法对智障儿童确实行之有效,为国内外专家们所肯定,她运用贴耳疗法、口服中药、穴位按摩、肢体训练等强化刺激,改变弱智儿童脑力与体能,对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利用矮凳作平衡木,把木棍绑在树上让学生训练脊椎和大脑的平衡。

韩奶奶的办学业绩,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的关注。从2001年起,该组织进行了87人次的跟踪调查,认为“她无私地为智障孩子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帮助她”,决定立项筹款150万元人民币,援建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所民办培智学校,徐州市也拨出100余万元,用于拆迁等建设项目。2004年9月8日,崭新的徐州彭城培智学校教学楼落成,包括电脑室、娱乐室共近20间教室。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顾秀莲同志欣然题词:“精心呵护,耐心指导,循循善诱,创造奇迹”。中央电视台“相约夕阳红”栏目、江苏电视台“新闻大特写”、新华日报、以及香港的《读者文摘》、《南中国报》和加拿大《中华时报》等多家媒体,对韩奶奶的办学事迹都作了重点报道。2008年彭城培智学校的办学经验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教育研究中心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学校”,这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获奖单位。

 

 

(彭城培智学校)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