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费炳华:留守渔民儿童的守护神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983
分享

2007年,他被评为“2006年感动宜兴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之一,出席了由宜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颁奖大会。他叫费炳华,今年73岁,是宜兴市和桥镇一名中学退休教师,当地干部群众一致称他是“留守渔船民儿童的守护神”。

缘  起

费炳华家住在宜兴和常州交界的滆湖边,附近有个水产村,村民大多从事捕鱼和水上运输业,当他们外出生产作业时,其子女的上学和生活就成了烦心事。他们有的请亲朋好友代为照应,有的只能出钱请人照顾,但仍然有不少孩子在放学后或节假日四处游荡,到处撒野,毫无约束。1997年,刚刚退休的费炳华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他从心底萌发了一个想法: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一起吃住,生活上有人照顾,学习上有人辅导,思想行为上有人管教,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能使渔船民家长放心,自己为什么不带头把这桩好事善事办起来呢?

一天晚上,费炳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希望得到支持。他刚讲完自己的想法,老伴就笑着说她也早有这个打算。费炳华和老伴都曾当过几十年教师,对孩子很有感情,对渔船民子女的情况也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丈夫一提,可谓一拍即合。夫妻俩说干就干,当年暑假结束后,他们就着手把熟悉的两个渔船民孩子接到家中,并与家长说好,只收伙食费,其余生活管理、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均由他们夫妻代劳。半年下来,由于他们的精心照应,两个孩子不仅生活有了规律,而且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平时“爷爷”、“奶奶”地叫得十分亲热,家长们感到十分满意和放心。自此,一个关爱渔船民留守儿童的家庭辅导站在滆湖畔正式诞生了。

施  爱

费炳华老师办起专门接纳渔船民留守子弟家庭辅导站的消息传开后,要求前来加入的渔船民孩子越来越多,最多时有17个,最大的17岁,小的才7岁。原本夫妻俩人的家庭,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就在这个大家庭里,费炳华夫妇用他们的爱心,关怀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当好这个家,费炳华夫妇每天五点多钟就要起床。他们分工协作,一个烧早饭,一个督促孩子们穿衣、洗漱,以保证孩子们能准时到校学习。每天三菜一汤的午餐,更是经常变着花样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孩子们高兴地说:“我们比家里吃得开心。”夏天,每天要为孩子洗涤换下的脏衣服,督促那些顽皮的男孩子天天洗头。冬天,要经常为孩子们晒被褥,当个别孩子尿床时,就更加麻烦和辛苦。为节省更多的钱用于孩子们的伙食,费老师不辞辛苦,到湖边、田埂头割毛草、捡树技条当燃料,并在家前屋后自留地上种蔬菜。他们还与镇上理发店协商,孩子每次理发只收2元钱。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以为渔船民的孩子喜欢撒野,不讲卫生,可从费炳华家庭辅导站走出来的孩子个个整洁干净。

费老师除了生活上热情关怀这些孩子,还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他通过发动孩子们集体讨论,帮助他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生活制度、请假制度、卫生公约等,并贴在墙上,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互相督促,努力做到。日久天长,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慢慢规范起来了。双休日、节假日,费炳华常常组织孩子们举办故事会,给他们讲毛泽东、邓小平少年立志、勤奋学习的故事,讲在当地勇除“三害”、以身报国的周处的故事,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等。此外,还经常开展“一日游”活动,带学生参观附近的“天一度假村”,参观新长铁路,参观养猪养鸡场,进行“知我宜兴,爱我家乡”的教育。每天吃过晚饭,都要组织孩子们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辅导学生的学业,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每天下午放学后,他和老伴就一起辅导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一个管初中生,一个管小学生,挂在墙上的两块黑板,他俩不知要写了擦、擦了写多少遍。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费老师因陋就简,用两扇门板,在天井里搭起两张简易乒乓桌,自己掏钱购买乒乓球板、羽毛球拍、象棋、毽子、跳绳等活动器具,组织孩子们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的高兴劲头,费老师心中也跟着乐开了花。

心  愿

十多年里,来费炳华家中生活和学习的孩子已有270多人次,对象从最初单纯渔船民子弟逐步发展到单亲家庭子女、外来民工子女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在费炳华夫妇的艰辛付出和真情关爱下,这些孩子在学习、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方面都有了进步。小周等多名学生改掉了平时自由散漫、贪玩和老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成为讲诚信、守纪律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小陆同学改掉了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上的一些陋习,当上了班干部,期末评上了“三好学生”。更让人欣慰的是,杨彩、沈中明、沈美娟等16名学生先后考上了大学。每当想到这些,费炳华就觉得自己和爱人十多年来的苦没有白吃。费炳华的儿子在美国、女儿在无锡,他们都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都争着要接年迈的父母去颐养天年,并多次劝父母不要自讨苦吃。但费老师却说:“为了这份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我愿自找苦吃,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在‘老有所为’中寻求‘老有所乐’,使自己的夕阳更加灿烂,晚年生活更有价值。”

 

 

 

(张福康)

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