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沈汉超:爱心,使生命之树长青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982
分享

一个乡村退休老校长,婉言谢绝了儿子邀他去深圳花园楼房里养老的邀请,也放弃了一个老板为他安排年薪5万的职位,10多年来先后用退休工资10多万元添置了图书和设备,利用假期假日,引导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读书报、讲故事、搞调查、做游戏、演节目等活动,吸引了临近四五个村的数以百计的青少年。他捐资一万四千余元,使8名贫困生又走进了洒满阳光的课堂;他循循善诱,使40多名小“网虫”远离了网吧;他对症下药,使六名问题青少年迷途知返。并为一百多名青年牵线搭桥找到了工作。

2005年4月,江苏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来海门视察时,欣然为他题词“清澄书屋,花香蝶来,十年耕耘,春华秋实。”

2009年5月7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考察海门校外教育輔导站时,还专门提示:“他的精神值得学习,值得尊敬,值得提倡。”

他,就是海门市天补镇“清澄书屋”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沈汉超。

白手起家,办起新型大课堂

当老沈退休回到家乡天补镇彦英村,发现许多农村孩子在漫长的暑假里因闲得无事,有的到镇上东游西荡;有的到小河里捞鱼摸蟹;有的甚至沉迷于玩游戏机,染上赌博的恶习……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在家里办个青少年读书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献余热。于是他们专程去海门、南通、苏州、上海等地选购图书。就这样,“清澄书屋”于当年8月中旬在爆竹声中诞生了。

目前辅导站拥有各种报刊杂志12种、书籍7000余册,还有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文体器材数十件,最近还建造了鹅卵石健身道。一到节假日,许多青少年到这里读书、看报,吸取知识营养,采集智慧花蜜,乐在其中。据初步统计,自2008年以来,青少年到辅导站借阅图书的就有1700多人次,写出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790多篇。写出了“改革开放,家乡巨变”等调查报告500多篇,举办了“当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相信科学,反对邪教”、“怎样学习英语”、“中国的京剧、越剧和黄梅戏”、“脚部按摩,养生保健”等专题讲座40多次,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读书读报演讲比赛、征文评比、知识竞赛13次,并出刊了“知荣明耻  我们践行”、“民族精神代代传”、“珍爱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等学生作品专刊20多期,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而且连许多村民也前来先睹为快。他们还自编自演自导了群口词、小戏曲《贪官落马》、《弘扬长征精神》、《家乡面貌日月新》、《粒粒皆辛苦》等10多个文艺节目,到附近学校、农村演出。其中《贪官落马》还参加了5个乡镇的会演。

招“材”进宝,携手“五老”育新人

现在的青少年知识面广,接受信息量大,对他们的教育,只有让他们感到新鲜、新颖、新奇,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他十分注意做好“招财进宝”工作,这个“财”是指有专长的人材,这个“宝”是建立讲师团的人材的宝库。就是注意发掘“五老”中的宝贵资源,吸纳“五老”中有专长的老同志积极参与。

开始时,辅导站只有他们夫妇俩,现在已增加到26人。其中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有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有抗战名将的儿子;有高中语文教师;有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荣誉证书的民间工艺美术家;有高级农艺师;有镇司法所所长;还有退休医生……同时,他还先后聘请了暑期回乡的东南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辅导员队伍。

退休教师施国亨,经常义务为村民脚部按摩防病治病,担任校外教育辅导员以后,带出了一批专为村民防病治病的小徒弟。民间工艺美术家陈宝龙,他原本经常外出跑生意,现被老沈精神所感动,,一到假期,就情愿停下生意,他不仅向孩子们讲授制作“宝葫芦”的绝活,让孩子们体验到用普普通通的葫芦通过艺术加工成“宝”的快乐,学到了“艺术致富”的真才实学,他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竹刻、砖刻等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他说:“我也多么希望我的工艺后继有人!这比挣钱更重要啊!……”

在老沈辅导站担任辅导员的“五老”们,在工作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十多名先后受到市、县、乡(镇)的表彰奖励。他们更感到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因为这是体现了他们生命的价值和质量。

倾注爱心,让每个孩子中心中充满阳光

十多年来,老沈团结“五老”人员,共同关心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当他发现村里有2名学生喜欢上网吧、进游戏机房,就跟踪观察,发现在网吧玩游戏的未成年人远不止本村几个,他一方面与游戏机房的老板进行沟通交流,并组织“五老”人员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引导他们远离网吧先后使40多位学生远离了网吧、游戏机房。

辅导站还建立了帮教工作小组,由7名“五老”为帮教志愿者,大家本着“教好一个青年,挽救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的理念,经共同努力,村里6个重点帮教对象的思想道德品质均有所提高。其中两个青年改掉了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的不良习气,学了手艺,盖了新房,成了家。他还与一位在监狱服刑的青年经常通信,教育他服从管教,努力改造,彻底悔悟,重新做人。他用爱心唤得浪子回头。后来该青年减刑提前出狱,决心发奋努力重新做人,如今已成了家纺城的小老板。近几年来,全村实现了青少年零违法、零犯罪, 2008年被评为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村。

老沈的“清澄书屋”辅导站还为青年就业和致富当“月老”。他奔走于100多家民营企业和专业户之间,为青年就业牵线搭桥,共为100多名青年找到了就业门路。现在他们中有的盖起了新楼房,还有的自己办了企业,过上了和谐富裕的新生活。面对荣誉,他说:“奉献越多,生命越精彩!” 

(顾定斐)

 

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