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风采 文章详情

张寿华:“助学红娘”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957
分享


张寿华老师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副教授。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曾经目睹了许多贫困学生的窘境,一位考取原苏州医学院的贫困新生与父亲告别时,为了仅有的饭钱互相推让的辛酸场景,让张寿华老师的眼眶湿润,从那时起他就决心为贫困大学生拉赞助。从此他自发无偿地踏上了一条艰辛的帮困助学之路,这一坚持便是15年。

从1996年秋天开始,经他牵线搭桥构建的“一帮一”助学工程便在当时的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前身)开展起来。15年来,在他的积极努力下,苏州大学有400多名同学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资助金额达400余万元。

为了找到愿意出钱的资助者,张老师利用休息日整天在外奔波,1998年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他用自己的社会关系,靠着自己的双脚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不顾刮风下雨,冒着酷暑严寒,跑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找遍了他的校友、同事、熟人、朋友,拜访了企业家、民主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帮困基金组织,不知遭遇了多少冷眼冷语和闭门羹,才为贫困大学生们找到一位位热心的资助者。张寿华老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随着年龄的增高时有头晕发作,医生常嘱咐要注意休息,可是张寿华老师依然在他的帮困助学路上忙碌着。有一次,在联系好了资助人后回家的路上,由于赶路劳累,他不慎摔了一跤,折断了锁骨和三根肋骨。张老师人躺在医院休养,心却一直牵挂着贫困生,只住了5天就坚持出院回家。在家不是用电话联系,就是背着“8”字绑带靠步行登门拉资助;在不能骑自行车的一年中,硬是靠步行又拉到了38个资助。15年来,张老师乐此不疲,始终坚持在帮困助学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张寿华老师深知拉赞助不容易,因此,必须将有限的资助用于帮助那些最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此他经常到食堂去暗暗仔细观察学生用餐情况,一旦发现特别节俭的同学,他就会留心,时间长了,同学和食堂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向他反映贫困生的情况。有一位来自苏北的贫困生,接过张老师送来的钱和衣服时,既激动又难以相信,她一个劲地问眼前这位慈祥朴素的老人:“张老师,我以前根本不认识你,你是怎么知道我的情况的?”张老师笑着说:“我已在食堂里和宿舍区观察你好久了,孩子,你真不容易,我会帮你的。”温暖如春的话语让女孩流下了热泪。张寿华老师在开学之初就到各院系了解贫困生的情况,凡是交不起学费而入学分数较高的学生都早早地进入了张老师的视线。他还特别注意帮助那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那些来自苗、蒙、满、壮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得到捐赠后,他们的父母都会写来充满感激的信,感谢汉族同胞的手足深情。

一些同事看到他整天忙于这些琐事,劝他不要这么认真。可他却乐在其中,他说:“每一个资助人都要拿出几千块钱才能帮助一个贫困生完成学业,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得对他们负责,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一片爱心啊!”

15年来,在张老师的牵线下,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大学生得到了热心人的资助,其中包括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张老师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助学红娘”,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内的许多荣誉。他的事迹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江苏电视台曾录制过节目,苏州广播电台先后共制作了8集《爱心总动员》节目,2004年苏州电视台还录制了6集电视连续剧《张老师的名单》,反映了张老师多年来助学经历的酸甜苦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张寿华老师家里,有好几沓厚厚的感谢信,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家长在信中写到:“每月150元的金额而且要赞助四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在苏州求学会碰到您这样的好心人……真是亲人般的恩情啊!”

15年来,张老师帮助过的这些贫困生也没有辜负社会的期望,不少同学工作后就给张寿华老师打电话,要求资助贫困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有许多同学接过爱心接力棒,加入学校组织的爱心学社,定期到敬老院、福利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更多受助学生则以优秀的业绩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来感恩张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老师的义举不仅帮助了400多名学生能够完成学业,教育了下一代,而且影响了一大批社会人士纷纷献出爱心,营造了人人为帮困助学出力的良好氛围,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