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汤锦珠:小小辅导站 无尽关爱情

发布时间:2014-04-29 浏览:955
分享

 

在灿烂的阳光下,沭阳县张圩乡水庄村的一个院落里,两个孩子正在欢快的游戏,男孩拍着皮球,女孩踢着毽子。这是卢佩莲家庭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一个场景,这个校外辅导站原有6名留守儿童,现已有4家搬到街上住新房,只剩2名留守儿童,就这样,她仍然坚持活动,他们的活动器材只有一根皮筋两根绳,一只小球,一只毽子,就这么简单,两个孩子活动得很开心。

张圩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汤锦珠介绍,这样的家庭校外辅导站,张圩乡还有17个。交谈中,这位曾经荣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73岁的老人流露出对下一代无尽的关爱之情。

倾心奉献,办中心辅导站

张圩乡地处沭阳县东南边陲,是两市、二县一区的结合部。由于经济欠发达,全乡2.3万人每年外出打工人很多,在校生255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751人。汤锦珠非常忧虑这些孩子的校外学习生活,他在关工委会议上指出全乡青少年节假日有公路上赛车、河边钓鱼、河里洗澡、整夜泡网吧等现象,导致事故多、犯罪多。老同志要发挥自身优势,丰富青少年校外生活。南通会议之后,汤锦珠感到张圩乡留守儿童多,更加需要建好校外教育辅导站。

在向乡党委汇报后,得到了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当时,由于乡文化活动中心正在改建,汤锦珠为了找到乡校外辅导用房,多次和一家幼儿园商量,想借用他们的场所,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汤老患过脑血栓,腿上无力,走路不稳。看着汤老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不辞辛苦,幼儿园负责同志很受感动,表示全力支持汤老,办好乡校外教育辅导站。办站后,节假日每天都有30多名青少年来参加活动。张圩乡作为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黄克诚、金明、李一氓、刘瑞龙、李干成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汤锦珠配合学校创办了“淮海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作为全乡校外辅导站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观阅一件件革命历史时期的文物、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教育青少年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目前,纪念馆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被县关工委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共接待过大中小学生10万多人次。

为了方便青少年就近就便参加校外辅导活动,汤锦珠想在每个村居都建校外辅导站。刚提出想法时,有些村负责同志想不通,认为村部用房本身就紧张,哪里来的多余房子办校外辅导站。汤锦珠就和乡关工委其他同志一起,一个村一个村走访,耐心细致做工作,争取村居负责同志的支持。个别村没有村部和公共用房,他们就把废弃的厂房、闲置的校舍,充实配备书籍和设施,作为校外辅导站活动场地。汤锦珠还与一些村小学联系,实行村校共建校外辅导站,学校提供场地,安排在职教师和老同志共同参与辅导,遇到重要节日,共同开展活动。他还逐一登门请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科技工作者出山担任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几个月内,汤锦珠骑自行车跑遍了全乡,磨破了嘴皮,做动员工作,找活动场地、辅导老师。目前,8个行政村(居)全部建立了校外辅导站。

倾情关爱,办家庭校外辅导站

在建起乡、村中心校外辅导站后,由于自然村较为分散,一些青少年仍然不能到乡、村中心辅导站活动。同时,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乡,需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做到这一点,汤锦珠感到结合乡情实际,还是要发挥“五老”优势,多办家庭校外辅导站。这样,利用老同志地理和亲情优势,易于开展活动,对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心理疏导。

汤锦珠在全乡率先办站,利用自家院子,针对青少年实际,买了一些书籍和活动器材,腾出一间房子专门作为孩子的活动室。现在,节假日正常有5个孩子来他家活动。为了使活动有吸引力,他每月都制订活动计划,计划制定好后,征询孩子们的意见,并作修改。每一次开展活动,他都详细做好记录。在那本发黄的教学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汤锦珠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情况和他的心得体会。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本简单的校外教学笔记,而且也是孩子们成长的点滴记录,折射出汤老培养教育下一代倾注的多年心血。

在他的带领、带动下,乡关工委领导成员带头创办了家庭辅导站。现在,全乡有17个家庭校外辅导站,节假日,留守儿童、孤弃儿基本上都能到附近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参加活动,孩子们的父母都说,有了这些校外辅导站,现在外出打工,放心多了。东营村陈庄组的孤儿李敏,一家3口4代人,老太太92岁,奶奶70多岁,每到假日她就犯愁,活动无处去,整天干家务和农活。一度由优秀生下降到中等以下的成绩,她很着急,自从假日到了徐廷仁的家庭校外辅导站后,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她是初二的学生,徐廷仁老师是小学老师退休的,有的问题自己也弄不懂,便在逢集时到中学找老师帮助解答,自己学会了又去传授给小李敏,老师讲,小李敏近年来,心情变了,特别活泼可爱、勤奋好学,学习大有进步,她现在是年级第二名,每次大考后她的名字都上了学校的光荣榜。张圩村圩南组的李大强在张圩学校读初一,他的爸爸犯重罪被判无期徒刑,他的妈妈早改嫁了,由70多岁的奶奶照料,在校经常受到同学歧视,整天沉默不语,假期更是无处去,乡办辅导站张红老师上门找他假期到她站里唱歌、游戏、讲故事,并对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现在爱讲爱说,笑口常开,学唱歌很起劲,参加游戏玩的非常开心,学习也有进步了。

倾力打造,孩子心目中的假期乐园

有了校外辅导站,但怎样增强吸引力,完善办站机制,使每个校外辅导站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假期乐园,成了汤锦珠重点思考的问题。

校外辅导员的动力即来自于老同志的爱心,也要保护好他们的荣誉感。汤锦珠向党委作了汇报,随后乡里召开了校外教育辅导站老师聘任大会,会上由乡党委政法委员、挂帅教育的戚清华同志作动员报告,并一一颁发了由党委、政府盖章的聘任书。石桥村范胜美说:“当我拿到戚主任发给我的红彤彤聘书时,感到沉甸甸的分量,这是党委、政府对我的重托与期盼、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把校外教育辅导站办好。”

在办站的活动内容上,经过多次与辅导站负责同志座谈交流,达成了共识,确定以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主,并和学习同步辅导。方向确定后,他和乡关工委的同志研究制定了活动计划、规章制度、德育教育内容,统一打印,将样牌张贴在全乡各校外教育辅导站。接下来是对全乡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全乡32位辅导员对如何办好辅导站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心中有数。在开展活动中,他把乡关工委成员分成两个督查组,专门在节假日深入各站督查,发现乡办站活动有问题的由乡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出面解决,发现村办或村校联办站活动有问题的由乡关工委主任请村党支部书记解决;发现家庭办站活动不足的由督导组解决。每月进行一次评比,优秀的向党委汇报,年终以党委名义表彰,不好的在培训班上进一步指导,同时,还在每次培训班上都请2-3名优秀辅导员作经验介绍。通过这两项措施,使活动逐步达到正常化的要求。

举办校外教育辅导站三年来,全乡在留守儿童和孤弃儿中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尊长爱幼、尊师爱校、团结同学、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张玉怀、汪林)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