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风采 文章详情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发布时间:2015-03-27 浏览:1172
分享

         编者按:29日,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在南京联合召开全省老干部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离休党支部被评主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广陵区关工委主任王中义、汤汪乡关工委副主任罗永庚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扬大文汇路校区离休党支部、王老、罗老皆是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战线上的优秀“五老”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忠诚敬业、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关爱后代的“五老”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党支部、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干部的光荣职责,全心全意为青少年服务,情系下一代成长。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汤汪乡关工委副主任罗永赓同志

 

罗永赓同志是汤汪乡原副乡长,自199310月退居二线至今已整整二十多年了。在这20多年的岁月里,罗老可算得上是“退而不休”,说他“退而不休”,还得从头说起。罗老退二线时,三代人八口之家的经济并不宽裕,两个儿子搞的机械加工小作坊尚需人照料,但是罗老并没有回家,而是服从乡党委安排,担任乡计生协会会长、老龄办主任、关工委副主任“一肩三职”,不计额外报酬,一干就是八年。正式退休回家之后,罗老仍不忘关心下一代工作,他通过自己的集报爱好,建立了“家庭藏报室”,通过藏报室继续为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服务,但是面对两个儿子在创业困境时罗老没有给过丝毫的帮助,罗老也只好自叹“无能”。在这二十年“退而不休”的日子里,罗老不仅充实了他的个人精神生活,更在对服务社会、特别是在关心教育青少年的成长方面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009月、20039月两次被评为“扬州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2006年和2012年分别被评上省、市、区三级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罗永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尽心尽责,鞠躬尽瘁。

一是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罗老从事关工委工作以来,首先想到的是:若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键要抓思想教育。他认为教育青少年就要就地取材,用本地的真人真事对青年进行教育,为了收集汤汪乡历史上的光荣革命传统真事故事,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骑着一部旧自行车顶烈日、冒严寒在14个村走门串户,先后访问了五十多位老人,挖掘整理出40多篇1919-1949年期间汤汪乡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材料,并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汇编成了《汤汪乡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刊印成专辑2500本,发给全乡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作为对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补充教材。在搜集《群英谱》史料过程中,发现汤汪乡早在1929年就建立过地下党支部,支部书记吴凤池就是横沟村的吴庄人,经与上级档案部门核实,确有此事。老罗便打报告向乡党委请示,希望为吴凤池建立纪念碑,列为汤汪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乡党委批准后,罗老亲自与相关单位协调,花了半个月时间,于1999年下半年建成了吴凤池纪念碑。为了增长青少年的社会实践知识,老罗常与中、小学配合,把学生带到田头请农业生产劳模讲蔬菜知识,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组织学生课外读报小组,亲自辅导他们读报。罗老的这些做法,曾分别在《中国火炬》、《关心下一代周报》、《扬州日报》等媒体上做过介绍。目前,罗老仍然是汤汪中心小学的校外活动辅导员。

二是倾心尽力扶贫助学。罗老认为关心贫困家庭子女的成长,是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2000825日,连运村赵家组青年小曹接到黑龙江商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能上大学了,发愁的是要带7000元去学校报到,这对父亲残疾、母亲生病刚开过刀的小曹来说,7000元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母子捧着录取通知书抱头大哭,惊动了邻居,有人提醒他们:“你们先去找找老罗!”罗老知道后,骑上自行车,城里、城外奔波,找乡办企业负责人,找在汤汪乡调出去的老领导请求援助,花七天时间为小曹募集了6000元学费,第二年又帮助募集了4500元,帮助小曹如期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使一个贫困家庭见到了曙光。前年小曹结婚时特别邀请罗老出场当了证婚人。九龙村后庄组青年小丁,考取常州建筑专科学校,而他因父亲刚去世,家庭困难,有弃学的打算。老罗知道后便发动村、组干部资助,还将自己的钢笔和衣服送给小丁,鼓励他好好学习。到校后,小丁给老罗写信说道:“罗伯伯,我要下决心努力学习,绝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老罗在任职乡关工委工作期间,由他直接出面帮助过的贫困家庭子女有10多个。

三是集报剪报传承正能量。罗老家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书房,是老罗的“家庭藏报室”,藏报室的橱架像正规的图书馆。室内藏有20000多份报纸。1983年复刊三十年来的《扬州日报》、1996年创刊17年来的《扬州晚报》,收藏得一份不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港澳台的报纸有5000多种,其中分门别类的有解放前的老报、文革期间的群众办报、少数民族报、重大事件的“号外”报、3D报、百版报、连体报等等的珍贵品种。他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阅读、剪集各种报纸、与全国各地的集报协会会员交流。每到月底报纸要分类装订上架,更是整天闲不住。“报纸是散落的百科全书”、“报纸是历史的日记”。他把另一部分报纸中精选出来的素材分成文史、政坛风云、体育运动等10个方面的内容,分类剪贴装订成册,形成一本本正反面内容的“教科书”。现已有近300本供人阅读,对外展出。近几年来已在社区、学校多次举办过“藏报展”,去年又在杉湾社区设立了“老党员集报角”,供居民参观。老罗以集报、剪报的形式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去年“七一”前,乡组织科还组织全乡大学生村官代表到老罗“家庭藏报室”,以老罗介绍所搜集的党史资料内容给大学生村官上了一堂党课。老罗说:“我要把藏报室在寒暑假期间对外开放,把藏报室创办成一个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愿做一个接待员、讲解员,继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广陵区关工委)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