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启:百岁老红军 毕生播种人
扬州城里有一条路叫长征路,这条路上住着一位70多年前万里长征的亲历者——今年99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事隔几十年,这位目前身体依然健朗的老红军还在长征、还在播种……
终身学习葆先进
“铁心跟党是我魂、为党分忧是我责、永葆本色是我求”——刘老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续写着自己的人生辉煌。为了保持一个老共产党员自身的先进性,更好地辅导下一代,刘老一直坚持自身学习,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是刘应启离休后每天必做的三件事。早晨的新闻时事广播他必听,晚上的新闻联播他必看,每天的各大报纸他必读;事关青少年的新闻报道、政策措施他更能熟记于心。用刘老的话来说,“一个人不学习,理想信念就会淡化,大脑思维就会僵化,思想行动就会退化。打仗时不学习,就会跑错阵地,就会打错枪;工作中不学习,就会思路不清,就会出乱子;离休后不学习,就会犯迷糊,就会老年痴呆。”
刘应启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周围居民和自己所在的党小组成员。他积极向其他老干部宣讲新闻内容,加深老同志们对青少年的了解,号召老干部们支持改革开放,支持在职干部的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积极发挥余热,从而使老干部党支部,保持了旺盛的政治生命力和战斗力,老同志们也因此对“关工委”的工作充满了热情。
义务宣传促成长
“过去在连队我是宣传员,退休后就当个义务宣传员吧。”
1965年,刘应启从江苏南通军分区政委的岗位上离休了。作为一名正军级离休干部,刘应启完全有条件享受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但他却没有待在家里享过一天清福。从离休那天起,这位老红军又以豪迈的战斗激情,开始了“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的新“长征”!
扬州市二三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他为长年政治辅导员,经常有学生、老师、工人、农民和干部到刘老家中拜访,与其交流思想,刘老总是不厌其烦,热忱相待。为社会各界作报告,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协助学校、社会教育好青少年,成了他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刘老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并被众多院校聘为校外辅导员,他从来也都是有请必到。他经常说:“作为从长征路上走来的红军战士,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讲讲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有共产党,为什么要有社会主义,我们的接班人不能是党史盲、军史盲。”
每次讲座,刘老都精心备课。针对不同的对象,因人施教。他在演讲内容和形式上都下足了工夫,常常提前几天就开始撰写讲稿。面对大学生,他会多讲时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次扬州工学院结合当时部分学生在生活上摆排场、比阔气,浪费粮食、大手大脚的现象开展教育,邀请刘老作报告。刘老听后,二话不说,赶到学校给同学们讲理想,谈艰苦奋斗,忆苦思甜。连讲三场,场场爆满,学生反映强烈,过去乱倒大米饭、乱扔馒头的现象大为减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发扬。学院师生给刘老送来了一面“讲革命传统,育一代新人”的锦旗。面对中学生,他会多讲历史,号召他们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树立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主人翁意识;面对小学生,他会多讲故事,让孩子更加熟悉、了解我党我军历史和革命传统,培养娃娃们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的意识。刘老和学生们在一起时,总是神采飞扬,容光焕发,而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位慈祥的爷爷,讲座结束后,他们总爱围着他问东问西,久久不愿离去。
刘应启就如同一粒火星,点燃着长征的精神之火。数十年来,刘老孜孜不倦,坚持每学期去扬州市有关院校和中小学开一次讲座,听他故事长大的孩子也数不胜数,现在许多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崇高的长征精神。
捐资助学育栋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帮助那些贫困学生,让他们成为有文化的人,不但不能做睁眼瞎子,还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过去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要靠下一代来接班,只有他们接好班,先烈们的血才不会白流。”
正如他朴实而真诚的话语一般,刘应启对孩子们的爱也是实实在在的。他读报纸、看电视,关注“希望工程”;与人谈心交流,常问“希望工程”;外出办事,留意“希望工程”。 1990年四川宣汉宋宁镇中心小学宋林峰的父亲出走,母亲瘫痪在床上,小林峰每天中午放学回家总要到垃圾里拾些破烂,卖几个钱给他妈妈买点吃的,然后自己再去垃圾里找点别人扔下能吃的东西。刘老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后,立即给小林峰寄去了300元。小林峰收到钱后,给刘老回了一封信,称他是贫困学生的好爷爷。1995年,是扬州市实施“希望工程”的第一年,刘应启在第一时间将4000元捐款和一份每月捐助200元资助“希望工程”的计划,交给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十分感动,动情地说:“刘老,您是全市‘希望工程’捐款的第一人!”此后,他每月都从工资中拿出200元,他的“爱心款”一次没落空过,已经整整做了14个年头。1993年,刘应启通过共青团扬州市委,与革命老区仪征月塘的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1+1”对子,刘老当时就捐出500元,成为仪征希望工程第一颗火种。在目睹仪征后山区特困学生的生活状况后,他毅然捐助了5个孩子,承包了他们所有的学杂费。刘老还一直与这5个孩子保持联系,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每学期都及时向他汇报考试成绩。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刘老真的是打心底里高兴。而每到开学时节,他都亲自进书店、到商场,为5个孩子选购学习用品。
刘应启每到一个学校作报告,都要打听该校有没有因贫困辍学的学生,还时常慷慨解囊,当场为贫困学生捐助学杂费。1988年,刘老回家乡探亲,得知家乡的一所小学常年缺水,随即向该校捐款1000元,为学校师生打了一口水井;扬州市西湖中学、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等十多所中小学都记载着老红军刘应启关爱贫困学子、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西湖中学的涂俊同学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在他上初一时,刘应启就通过学校每年资助他1500元,直到他考上大学。当知道资助了他整整6年的好心人原来是位红军爷爷时,涂俊激动地说:“我真正感受到了红军是这么的可亲可敬,我一定把学好知识报效祖国,当作自己的责任。”
40多年来,刘应启为特困学生累计捐款15万元,受他捐助过的130多个贫困孩子都称刘老为“希望爷爷”。
有关“梅岭老头”的故事也广为流传。那一年秋天,他路过一所幼儿园,发现该园图书储备少、文体器材缺。第二天,他就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儿童读物。老师追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后来,学校老师在扬州市梅岭一带打听,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刘应启。此后,“梅岭老头”就成了人们对这位老红军的又一亲昵称呼。
类似的事情经常在刘应启身上发生。1992年,刘老应邀来到邗江区杨庙茶场小学讲革命传统。走进校门,看到教室较为破旧,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报告一结束,他就立即从身上掏出1500元钱捐给学校,随后又买来几十本图书。扬州军分区在仪征市陈集镇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他一次就掏了4000元。干休所附近的梅岭小学扩建校舍,他又捐了3500元,还把自己培植多年的3棵广玉兰送给了学校,此后,他每年都要向该校捐款1000元。
(祝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