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张新济同志和他的农民朋友

发布时间:2015-04-13 浏览:1169
分享

 张新济同志1998年从灌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上退休后,担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分管青年农民学科技奔小康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早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老科技工作者中享有很高威信,多年在灌南工作熟悉当地气象、地理、风土民情的优势,组织带领农业老专家组深入农家庭院田头,送技上门,指导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农民赞誉说﹕“张老的足迹印在田地里,丰收的笑声洒落在庭院里,美好的印象留在我们心坎里。”2011年张新济被江苏省关工委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张老送来了不走的科技致富工作队”

 1996年,中国关工委在南京召开会议部署开展“讲政治、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灌南县关工委积极响应,于1997年成立县关工委农业科技咨询处,挂牌工作。农业咨询处首任主任、高级农艺师王忠道和农民订立水稻种植合同,实行“三包一赔”即包籽种、化肥、农药供应,包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包增产丰收;减产包赔。当年参加订合同的农户,水稻比周边田块每亩增产150斤左右,农本减少15元。农业科技咨询处名声大振,农民中流传“要想种好稻,去找王忠道”的口头禅。在水稻生长高峰季节,张新济同志来到农业咨询处调研,许多农民一身泥水一身汗拿着生病或者虫害稻苗来咨询,王忠道和他的同事接应不暇。王忠道同志反映,大忙时,他家电话一天24小时开通也还忙不过来 。张新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趁势和农民开了座谈会,谈了把科技咨询点办到村里的设想,征求大家意见,农民们听说科技送到家门口,十分赞成,感到这位老人慈眉善目,句句话儿都说到自己心坎里。农民的期盼激发了张新济更强的责任心,他经过和农委关工委领导协商,很快制定出在乡镇成立农业科技咨询站,有条件的村成立咨询点的建设方案。农业科技咨询站点建设方案经过县关工委讨论通过,责成张新济同志负责具体实施。张新济同志夏顶烈日冬冒风霜不辞辛劳,一面和乡村领导协商设立站点的具体事宜,一面登门动员邀请退休在家的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参加咨询站点工作。经过努力,乡镇共设立17个农业科技咨询站,150个村级咨询点,158名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常年参加咨询站点工作,深入农家庭院田头,传授高产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大大方便了群众。十多年来,农业咨询网络共接待咨询20万人次,发放科普和农业实用技术资料35万份,开咨询处方10万余张,田头会诊1万余次,服务农田800万亩次,节约农本8000多万元。高级农艺师徐凤珍在百禄镇、新集镇指导青年农民种植5000多亩浅水藕,从选种育苗到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坚持实地指导,2014年,获得平均亩产4500多斤的大丰收。种藕大户罗军承包2500亩土地,在张新济和老专家建议指导下还搞起了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发展粮、藕、蔬菜、花卉、林木现代生态农业,办起农资、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三产服务业,很是红火。老专家房保铭在花园乡周庄村帮助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农民种植的淮山药、韭菜、菌菇获得国家和省农业部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证书,畅销上海苏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每当农民们谈起这些变化,总不忘夸上一句﹕是“张老给我们送来了不走的科技致富工作队”。

            帮助农民成立插秧合作社

 2012年春天,张新济同志在李集乡关工委调研青年农民开展“学科技、奔小康”情况,乡关工委主任王翠华、农业老科技专家尹传钵汇报中谈到老圩村青年农民王开立打算成立机插秧合作社的事,张新济同志对此事很感兴趣,认为机插秧合作社符合实现农业机械化,解放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方向,当下决定和王翠华、尹传钵到老圩村找王开立和村干部、村关工委座谈商讨。经过讨论协商,大家统一思想支持王开立办好机插秧合作社,王开立领头找合作伙伴购买插秧机,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合作社实行统一育秧、田间管理一条龙服务,收费合理公开,村干部、村关工委协助发动组织村民参加合作社,老专家尹传钵负责籽种、化肥、农药供应,病虫害预报、防治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张新济当场表示,县关工委也要大力支持。不久,王开立和合伙人买了23台插秧机,机插秧合作社挂牌成立了。张新济邀请组织县里知名农业老专家马乃元、孙志楼、潘立高等三次到老圩村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对青年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每次开讲,讲堂里里外外都挤满了听讲的农民,连邻村的农民也赶来听讲,共培训农民1400多人次。

 2012年,机插秧合作社承包全村200多农户2000亩水稻。秋天水稻丰收,平均亩产1300斤。大家算了一笔账,水稻栽插季节提前10天完成,水稻生长期长了,为丰收创造了条件,水稻亩产增加100多斤,农本每亩减少30多元,共节省资金6万多元,节约劳力1万5千个劳动日。农民得到了机插秧的实惠,周边的农户也主动要求参加机插秧合作社。2014年,机插秧合作社承包水稻田达到2500亩,获得亩产达到1450斤,比人工插秧高出200多斤。

           “为农民兄弟办事就是要讲究真和实”

 张新济同志早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灌南县当了一名农技员,工作在农村,常年吃住在农民家中,养成了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张新济现在虽然是70多岁的老人,仍然保持经常跑农村和农民保持密切联系的好作风。他常说,虽然有党的好政策,但是,农村条件差,农民发展经济不容易,我们为农民办事,就是要讲究认真和实在,真正为农民分忧解难,为农民发展经济搭桥铺路。

 张新济老人言行一致,怎么说就怎么做。一年夏天,正当高温酷暑,张新济同志带着老专家组一连几天到各地农民政治科技学校讲课。这天,按计划该到新安镇大吴村讲课,可是刚吃完早饭,就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老伴心疼他劝他晴天再去,张老说﹕“现在是农作物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高发季节,农民需要科技指导,早治一天虫害就少一天。”他毅然冒着大雨带着专家组乘车前往大吴村。大吴村的村民来到学校准备听讲课,见雨越下越大,有人说这样大的雨,年轻人出行都困难,张老恐怕不会来了,不如另约时间。深知张老作风的村关工委主任老吴说﹕“张老说话办事认真,他说来一定会来,大家等一等。”正说着,张新济一行已经满身潮湿地走进教室,大家立刻站起来鼓掌欢迎。这天上午张新济和老专家们给农民们讲了急需的农技课。课后,还解答了一些农民的提问。

 张新济对农民认真负责,深受农民爱戴和信任,农民有困难也愿意向他反映和求助。他每次下农村调研,走访群众,都要细心倾听农民意见,详细记录,重大问题提交集体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他调研的意见和建议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也多为采纳,变为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张店镇葡萄种植大户汤承林,缺座生产桥,影响葡萄外运,向张老求助,张老四下张店镇,又多次找水利局领导协调,终于由镇政府规划,水利部门批准,镇水利站实施建筑一座简易生产桥,便利了农产品外运销售。汤承林积极发展生产,2014年实现收入30多万元,在青年农民种树立了致富榜样,带动大家创业致富。

 今年春节刚过,为了帮助新安镇养猪专业户扩大规模生产和市场营销,张新济就和新安镇关工委主任杨华商议,于3月15日在新安镇政府会议中心举办养猪专业户培训班,请县著名高级畜牧师曹征贵和省生猪研究所负责人给大家授课,张新济讲话鼓励大家为全县养猪事业大发展多做贡献。受到养猪专业户欢迎。

 十七年来,张新济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情系培养新农民,他三番五次登门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和省市农业老科技工作者来灌南县为农民举办林果、蔬菜、粮食、花卉、畜禽、水产、沼气培训班;他和县关工委农业老专家组在乡村讲授一百多场次,培训农民1万5千多人次,他联系了上百个种植、养殖业大户,粮田、果园、牛栏、猪舍、鱼塘、菌菇车间到处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建立青年农民培训基地2个,为20个学科技奔小康联系点挂牌,这些活动,使他和一大批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友谊。

 现在,张新济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决心在新的起点上、为农民建立家庭农场,发展更多专业大户、科技大户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4月2日

 

通讯地址﹕江苏省灌南县关工委

邮    编﹕    222500

电    话﹕    83377210

1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