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有个“少儿木偶”梦
——记扬州市邗江区“五老”志愿者颜育
颜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杖头木偶的省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今年已经67岁,在她的牵头下,石桥社区“少儿木偶艺术团”创办不到一年,已经成为双桥街道校外辅导站中的一颗闪亮明星,杖头木偶也成为社区青少年追捧的传统技艺。
50年演出获奖无数
颜育,扬州杖头省级传承人
扬州杖头木偶与福建牵线木偶、漳州布袋木偶齐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傀儡戏”。演员用三根连杆操纵木偶,可以表演出上天入地、喜怒哀乐的舞台意境,并展示出真人演出无法达到的艺术魅力。
颜育是石桥社区念四二村居民,为扬州市木偶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曾经首创了“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先后获得3个国家级艺术奖项、5个省级艺术奖项,属于扬州杖头木偶表演顶尖艺术家之一。她自1962年进入木偶剧团后,就一直从事杖头木偶的表演,一直到退休,始终活跃在舞台上,堪称扬州表演杖头木偶第一人。作为一名演员,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外,也多次参加省、国家艺术表演,获得过“中国木偶表演精英”、“扇舞特殊设计奖”等荣誉,还作为主要演员多次被派往日本、韩国、俄罗斯、厄瓜多尔等演出。她自己创作的《天女散花》《扇韵》等木偶戏,多次在国家级的演出中获得金奖。
颜育的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并且结合舞台实践,屡有创新。扬州木偶剧团的《扇韵》是传统保留节目,之前的《扇韵》要靠着三人一起操纵,演员和木偶的表演也是分离的。颜育通过钻研,将三人的表演并为一人,并给演员的表演融入了很多情景化的设计。如此一来,《扇韵》就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起来了。2003年,颜育为《扇韵》申请了著作权。 2008年,颜育被认定为扬州杖头木偶省级传承人。
传承木偶技艺不停歇
退休后深入社区、学校献余热
2008年,颜育正式退休。退休后,颜育积极融入社会、社区,开始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继续传承木偶技艺。
退休当年,她还新创作了木偶表演《茉莉花》。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颜育在带徒弟、传承技艺上,毫无保留地奉献余热。2008年、2010年,她把自己的代表作《扇韵》、《天女散花》传授给学生梁苏荣、骆燕,两人在全国中青年技艺大赛上,先后获得金奖。颜育也多次获得“指导老师奖 ”。
退休后的颜育还是文津中学的校外辅导员,每周定期去给文津中学的学生无偿传授木偶表演技艺。“家务事可以不干,木偶不能不操纵”,她说,只要身体允许,能传承到什么时候就传承到什么时候。在文津中学她前后教了4年,直到今年,体力实在难以支撑才停下;此外,还应邀到教院附中、梅岭小学、世明双语学校、机关二幼、二电厂等处,给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年轻职工传授木偶技艺。
每年还有很多外地学生慕名前来学习。去年暑假,一位香港徒弟慕名来扬州找到颜育,住在扬州,学习杖头木偶近一周;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木偶表演专业的一位学生出生木偶世家,在自己从事木偶表演的母亲的引见下,也利用暑假常驻扬州,每天接受颜育每天手把手的辅导,对这些远道而来的木偶爱好者,颜育传承都是毫无保留,她说,“这些学生都是业内行家推荐来学习的,也是传承发扬扬州木偶艺术的机会。”
不过,颜育最忙碌的传承还是在社区。去年,石桥社区以颜育为核心成立了“新天地木偶艺术团”,成功申请公益创投基金2.5万元,社区居民和孩子有了学习扬州木偶的大本营。考虑到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网民,上个月她又萌生“微博征徒”的想法,面向年轻群体招募学员。颜育说,希望能在社区刮起“最炫非遗风”,让学扬州杖头木偶成为流行时尚,让这门传统技艺生根发芽,逐渐流行起来。
成立“少儿木偶艺术团”
梦想让更多的孩子拿得动木偶
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市委书记谢正义曾经指出:“扬州文化的优势就在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扬剧、木偶、曲艺、剪纸等艺术品种,必须从娃娃抓起。”
颜育从扬州市木偶剧团退休后,一直想在社区的支持下,“从娃娃抓起”,培养杖头木偶的艺术传人,而社区许多孩子看了木偶表演后,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2014年7月2日,在颜育一手创办下,石桥社区正式成立“少儿木偶艺术团”,经过自愿报名、现场考试、老师筛选、家长认同,共遴选了20名学生作为艺术团成员,其中男孩子8名,女孩子12名。石桥社区校外辅导站还专门与孩子们所在的翠岗中学、梅岭小学西区校、大地西湖东苑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使“少儿木偶艺术团”的相关活动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
石桥社区校外辅导站专门腾出30平方米办公用房,作为“少儿木偶艺术团”的排练场地,另外投资10万元委托扬州市木偶剧团专门雕刻了古典人物造型10个、藏族姑娘木偶造型10个、动物木偶造型10个。
经过与家长和校方的协商,校外辅导站确定每周三下午和星期日为“少儿木偶艺术团”排练日,迄今为止,该团已经排练了60个工作日。
在颜育的指导下,“少儿木偶艺术团”创作排练了藏族歌舞《天路》、动物剧《荒唐的猎人》、情景剧《红灯停、绿灯行》3个节目,并在社区2015年社区春节晚会上向全体居民汇报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
一只杖头木偶有两斤多重,无论个头、还是重量,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显得大了、重了,孩子们操纵有一定的难度。最近颜育又和扬州木偶剧团联系,希望帮助社区制作一批小号的杖头木偶,“剧团也很支持我在社区传承木偶艺术。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每个热爱木偶的孩子都有木偶可拿,都拿得动木偶,这样,扬州杖头木偶就不会担心后继乏人了。”
学了表演,促了学习
社区课外教育实现“双赢”
中小学生加入“少儿木偶艺术团”后,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艺术实践,事实证明,学习木偶表演,不但提升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艺术禀赋的开发也有利于增强学习能力,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俊杰,12岁,目前在梅岭小学西区校就读五年级。小苏比较喜欢体育运动,但比较贪玩,读书不太专心。自从加盟“少儿木偶艺术团”后,身体内潜藏的能量有了发挥的空间,他在动物剧《荒唐的猎人》中负责操纵老虎,老虎的腾、跳、挪、让都非常消耗体力,苏俊杰很好地胜任了角色,并在排练过程当中切身体会到“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学校反映,2015年,苏俊杰的各科成绩进步较快,由班上的三十名之后跃升为前十名。
刘歆羽,女,11岁,目前在梅岭小学西区校就读五年级。小刘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在木偶剧的排练中,必须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一次次的排练,让小田由腼腆变得活泼,由木讷变得机灵。她在藏族歌舞《天路》中担任领舞,排练中渐渐懂得了与其他演员的沟通与协调,一年多的时间,她的性格明显得到了优化。父母不知一次对社区人员说:“刘歆羽参加社区的校外教育活动效果真好,如果说学校让她掌握了知识,那么,社区教会了她怎么做人。”
在石桥社区“少儿木偶艺术团”中,类似苏俊杰和刘歆羽这样实现艺术教育、文化提升“双赢”的范例,举不胜举。
(邗江区关工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