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事迹 文章详情

记高邮市开发区关工委主任赵远柏

发布时间:2016-02-02 浏览:2488
分享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他不是农民,却深爱农村,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进城的机会,为心爱的三农事业鞠躬尽瘁;他不是教师,却深爱教育,早已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却担起了开发区关工委主任的重任。

十年,走访留守家庭2000多次;十年,联系资助特困生300多人次,召集爱心企业16家、爱心人士33人,累计投放受助资金200余万元;十年,为8人次呼吁募捐,为身患绝症的家庭募集善款近50万元;十年,为学校募集发展资金近10万元,安装路灯12盏,照亮了学生回家的路;十年,设立了8个“留守儿童爱心停靠站”,解决了学生放学无处去的难题;十年,牵头举办社区校外辅导站14期,解决了假期孩子教育的空置难题;深入调研、四处奔走,终于使异地兴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议纳入市“十二五”重大规划项目……

长期默默的奉献与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2011年他先后被高邮市、江苏省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4年,他还被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授予“感动开发区首届教育新闻人物”。

他就是高邮市开发区关工委主任赵远柏。

留守儿童的守护神

开发区地处城郊,中小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的不少,该比例一度曾达30%。父母的暂时缺席导致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本应形成合力,但家庭教育却出现了缺口。这部分孩子,大多沉迷于电视、网络,忽视自我教育,更有甚者误入歧途,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逞一时之勇、酿成大错。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个为了国家发展奉献了健康与家庭幸福的群体,一个让共和国总理揪心不已的群体,如今他们的孩子正面临着教育的困境。

“必须为留守儿童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为他们寻找缺失的父母之爱。”

在上任关工委主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赵老以风一般的速度、雨一样的柔情走访了全区一千多个家庭,深入社区、村组、学校,掌握了全区留守儿童的全部资料,他亲自造册、为百余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每学期都安排人员走访,及时更新档案,做到不遗漏一位留守儿童。

档案建立了,该如何补足孩子们暂时缺失的亲情?老赵的办法是多管齐下,合力解决。他与每位家长通电话,恳求他们每天都打个电话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在哪里,家长心中一直惦记着自己。留守儿童张斌的家长,不好意思地说:“有时候自己劳累了一天,倒在那里都懒得动,但一想起赵书记的叮咛,便觉得不安和害臊起来,人家一位非亲非故的退休干部,都能在为我的孩子操心,我再苦再累也要每天打个电话回家。”

一个电话有时候能够缓解亲子之间的思念,但对于一些孩子思想的波动与现实问题,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老赵从具有爱心、经验丰富的退休和在职党员干部及社会热心人士中,聘请了20多位志愿者,成立了“开发区代理家长”委员会。要求每位“家长”都要联系四五位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与工作,但再忙每周都要坚持与孩子们见面。小到文具、迟到,大到考试、打架,他们都一一过问。中学黄桂山校长说:“赵书记聘请的这些自愿家长们,比大多数家长来校都勤快,他们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倾尽了心血,学校、孩子都很感激。”

赵远柏还发现,虽然所有留守儿童都变得不再孤单,但有些孩子仍然显得闷闷不乐。学习的困难成了他们内心难以逾越的坎。他马上想到了解决问题的良策,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行政村设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停靠站”,召集退休教师张有玉、王恒荣、蒋蕴山、季明发等志愿者,成立了留守儿童学业辅导组,辅导教师涉及语数外理化生所有学科,由于辅导人手紧,辅导教师实行流动制,保证每个“爱心停靠站”每周每个学科都有专人辅导。

“留守儿童有人问,留守儿童志向高,多亏热心赵爷爷,我们明天会更好。”留守儿童华敏唱起了他们自编的童谣。

特困家庭的贴心人

没钱逼死英雄汉。过去由于教育资源稀缺与家庭经济原因,大部分孩子都无缘教育。赵老常想起小学同窗顾玉宏,品学兼优,但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学业。他想:老顾比我聪明勤奋,他如果读书,就不会60多岁了还去赶杂工,他对于社会的贡献会更大。

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缺钱失学,这成了他今生不变的追求。

他上任第一个月对全区留守儿童摸底的过程中,同时也对全区的特困家庭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对因病致穷、父母离异、缺少劳力、能力低下等诸多原因导致的家庭贫困,都做到了一清二楚。十年里,赵老联系资助特困生300人次,召集爱心企业16家、爱心人士33人,累计投放受助资金200余万元。架起了企业、爱心人士与特困学生之间的爱的桥梁。十年里,全区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退学。

2009年至今,开发区先后有三名学生罹患白血病,家里为了小孩治病,四处举债,家长心如刀绞,危急关头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老赵求助。老赵向全区中小学发出倡议,向全区各村组发出倡议,向全区各大中小企业发出倡议,集众人之力、解一家之难。善款一笔笔地送到病者家属手中,一个生命的接力棒在井然有序的传递。苍天不负有心人,三名白血病患者病情稳定,其中李某同学已考取了重点大学,小苑同学在日日吃药、两月检查的情况下,顺利考上重点中学。另一名小学生也已经复学。

十年里,另有5名学生家长罹患重症,赵老在得知情况后,总是慷慨相助。家庭困难的解决,使孩子们更能安心向学,并从内心滋生感恩之情。

十年里,赵老呼吁募捐8人次,为身患绝症的家庭募集善款近50万元。十年里,每年都为孤残儿童争取资金10万元以上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拯救了一个个绝望的家庭,激活了全区积德行善之风。

学生安全的护身符

学生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东墩社区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各一所,镇区车辆繁杂,存在安全隐患。赵老联系交管部门,在全区学校附近新设了交通安全警示牌、缓冲带,极大地保证了师生的交通安全。

2006年10月31日,赵老到初中参加家长培训班,发现学校没有路灯,学生下晚自习不方便。他马上动员毕业于该校的成功人士投资捐款,不到一个月,两排崭新明亮的路灯矗立在路边,悬在家长与老师心头多年的重锤悄然落下。

2012年的劳动节,赵老在家里看报,一则短文引起了他的深思。科学数据显示,焚烧塑料等垃圾产生的二噁英,是目前地球上毒性最大的物质,同等剂量下,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多倍,氰化物的100多倍,一旦进入生物链,将不可排除。而镇区的中小学受经费限制,一直采取了垃圾焚烧的做法。

一只“老虎”潜伏着,啃噬着师生们的健康!

他深深自责,怨自己知道得太迟,只注意到了外显的伤害,而忽视了潜藏的危害。他马上联系开发区农工处与环卫部门,要求把校园垃圾外运深埋。老师们都说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做了一件他们呼吁8年都没有解决的大好事。

社区教育的开拓者

自江苏省教育颁布五严禁令以来,学生在校时间大大缩短,一方面学生的富裕时间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缺少监管的少年儿童则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农村的家长大多在外打工,祖辈溺爱孩子,父辈又问不着,如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多好,既有家长或社会家教机构全程陪护,又解决了安全问题,巩固了知识。

争取在区内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办校外教育辅导站。有了想法就立即去做,赵老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关工委与开发区党工委做了汇报,得到了一致肯定与支持。他联系学校、聘请师资、争取经费,社区教育辅导班终于顺利开班。

学校发展的热心人

开发区是全市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应当走在全市的前列。但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显得滞后了。教育布局失衡与硬件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经过深入调研,走访教师、农民、医生、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赵老形成了在安置小区附近新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的九年制学校的想法。他数次向开发区党工委提出区中小学幼儿园异地兴建的建议与议案。目前,此方案经过市、区各级评估,纳入高邮市重点项目规划。前期的选址、征地、筹资、规划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一座高邮市一流的外国语学校很快就要竣工。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每一方面都抓,每一方面都不落后。学校周边500米内设有两个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赵老数十次上门做工作,以安排就业为条件,终于使网吧游戏厅停业。校园外周环境得到了净化,孩子们沉迷网络的心又回归了课堂。

曹孟德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赵远柏这匹革命的老马,志向在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关工委主任的岗位上,他无私忘我工作,通过千方百计挽救生病的儿童和家庭,通过廓清校园内外的不和谐杂音,护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情怀。      

                                              (高邮市关工委)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