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记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绍琪书屋” 的爱心帮手乐洪粉

发布时间:2016-07-04 浏览:4211
分享

          一片丹心在玉壶  

 

她,今年39岁,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姚伙村人。

她,从事幼儿教育18年,现在尚庄中心幼儿园工作。

多年来,她与农村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有着割舍不了的深情。

她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帮助父亲办起远近闻名的农家书屋,为姚伙村及附近村(居)的86名留守儿童建起校外教育辅导站,成为青少年和家长一致欢迎的精神乐园。

她,是谁?她就是“绍琪书屋”乐绍琪的女儿---乐洪粉。

笔者采访时,问及其初衷,她满怀深情地说:

“ 我乐意当个孩子王”

    1997年,乐洪粉从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当时不少同班同学托关系进城找到了工作,有的到苏南进了外资企业赚大钱。但是她却一门心思回到了家乡,决心当一辈子幼儿教师,培养教育好家乡的孩子。许多同学和小姊妹对她的人生选择不理解,说什么:“家有三升粮,不当孩子王”,做乡村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忙、责任重、没干头。她心里想:“我家祖辈是农民,我是吃家乡的米、喝家乡的水长大的,现在农村空巢化严重,中、青年农民基本都外出打工,剩下老人与幼儿在家中留守,学前教育是条短腿,每个农民都盼望家门口有个好幼儿园,我一定要把学到的幼教知识用到农村去,回报家乡的父老,让农家孩子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乐洪粉工作的尚庄镇中心幼儿园有400多名幼儿,全镇10多个村里的留守孩子都在这里接受学前教育。

在这个农村幼儿园里,乐洪粉从小班教到大班,18年来从她手中教出了600多名外出打工农民的孩子,使他们走出家乡的田埂,先后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不少人已走上社会成人成才。每逢他们过年过节回到家乡,路过镇幼儿园门口,都忘不了当年的“乐老师”。

乐洪粉在幼儿教学中,每年新分到一个班级时,都采取“三步走”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是首先对孩子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幼儿的前任老师、父母和爷爷奶奶,了解孩子的个性、特长、优点、弱点、学习、家庭生活状况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二步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友情。她在手机上、电脑上都详细记载着每个幼儿父母和监护人的信息,他们的父母在何处打工、联系方式;爷爷奶奶的手机、电话号码;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对孩子有何特殊的教育需求等。比如有些长年外出打工的农民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低人一等。为了打消家长和孩子的这些顾虑,乐洪粉经常采用电话联系或者上门家访,把孩子在园情况如数家珍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家长都会由惊奇转而惊喜,对老师增加信任感。

第三步对弱势群体和特殊幼儿开展不间断的帮扶活动,从孩子的学习、生活、素质的提高,全方位给予关注。南吉村幼儿还子妍父母长年在山西经商,孩子上幼儿园时睡觉经常蹬被子,乐洪粉每次都注意把她被子盖好不受凉。小学生周其颖母亲是贵州人,生下她后离家出走不知下落,父亲多年在无锡打工,奶奶已去世,随一个残疾的爷爷过日子,她可算是一个孤儿,乐洪粉平时象妈妈一样照顾她学习和生活,小周从来没有过生日,我特地组织姚伙村的留守儿童为她做12岁生日,买了生日蛋糕,祝她生日快乐,她感动得直掉眼泪。

“让留守儿童有个家”

尚庄镇姚伙村及周围村(居)有1000多名青年农民在外地打工经商,留在家中读书的留守儿童有250多人,有的由爷爷奶奶早出晚归接送;有的孩子家庭离集镇有十几里远,上学实在太远,需要在镇上租房子居住读书,生活上困难很多,特别是不少留守儿童存有亲情失联、生活失助、学习失管、安全失护、心理失衡的“五失”现象。有的留守孩子迷恋网吧游戏厅,放松学习;有的自由散漫,逃学旷课;个别的受社会负面影响,行为不端,成了家长焦心、学校操心、邻里担心的特殊群体。

看到这些情况,乐洪粉心里十分着急:“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啊!”

于是,她下决心,为已上小学、中学的孩子建起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从2005年起,她利用家中的空余房间,收留20多个留守孩子在家吃、住,让他们能安下心来读书。

庆福村13岁的男孩王晶在尚庄小学读6年级,他的父亲在上海打工,母亲已离婚,改嫁他乡,孩子随年龄偏大、身体又不好的爷爷奶奶生活,无人管教,成了无拘无束的“野马”,学校老师看见了头疼。乐洪粉把他接到家中居住,有得吃有地方休息,晚上还帮他复习功课,发现他有不好的行为,立即进行批评教育,现在小王晶已逐步改好,成了班上的好学生。

吉爱村12岁的女孩徐亚琴,父母都在上海打工,把她托给爷爷奶奶,吉爱村离集镇有10里路,两个老人无法送她上学,乐洪粉就把徐亚琴收留下来,每天照应她上学、放学。她喜欢吃什么菜我就烧给她吃,晚上帮她洗澡换衣服,把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小亚琴逐步把我家当成她自己的家。去年春节,她妈妈从上海 回家看她,问她:“妈妈、阿姨哪个好?”小亚琴对妈妈说:“乐阿姨比妈妈好!”

目前,乐洪粉家中还有3个留守儿童,因为她每天还要到镇幼儿园上班,家中特地请了一名亲戚帮助烧饭。

有好心人劝她:“你没事找事做,假如孩子出了纰漏,你负得了这责任吗?”

乐洪粉笑笑说:“留守儿童有困难,我能帮一点忙就帮一点,我是一个人民教师,凭良心在做事。”

“当好父亲的爱心帮手”

她的父亲叫乐绍琪,常年居住在家乡姚伙村。

该村有正在读书的青少年学生200多人,有80多名孩子的父母在苏南打工。

为了给留守孩子节假日和寒暑假有个看书学习的好去处,乐洪粉的父亲自费在村里办起“绍琪农家书屋”。

书屋现有各种图书1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20多种,上级关工委还支持他10台电脑并安装了网络,现在每天到农家书屋读书的留守儿童有数十名。

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2011年春,她父亲决定把原来用石棉瓦盖的简陋的书屋扩建为两层小楼,办成一个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成为本村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学校。但是测算下来需要50万元建设经费。乐洪粉第一个赞成父亲的想法,把自己家中仅有的7万多元积蓄拿出来支持父亲办实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2月,一个崭新的两层近400平方米、五上五下的绍琪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落成了,里面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培训室等,拥有电视、音响、投影仪、乒乓球台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器村,一年365天天天免费开放,全村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放学后,在这里或下棋、或看书看报、或打牌、或打乒乓球等,成为青少年的课外乐园。

乐洪粉父亲的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建好以后,镇里原来明确一名大学生村官固定在辅导站里为孩子们辅导音乐、美术、体育和网络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但近两年来,这名村官被上级借调走了,她父亲已经70多岁,对音体美和电脑知识又不在行,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面对这个情况,乐洪粉义不容辞地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来到校外辅导站,义务担任留守儿童的辅导老师。

为把辅导站办得更好,更红火,乐洪粉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在开展活动上做文章。。

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知识,每星期为留守儿童上不同内容的绘画课、音乐课、体育课,教孩子们画画、唱歌、打球、跳舞,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困为她是幼儿教师,具有各种文艺特长,乐洪粉教留守儿童学剪纸,让他们个个都会剪窗花;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现在个个都会唱《小苹果》、《春天在哪里》等歌曲。

利用节假日,邀请农家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我心中的父母”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召开以“孩子的进步”为主题的茶话会,让农家孩子和家长一起体验快乐的假期生活。全村的留守孩子渐渐地喜欢上这个辅导站。

由于留守孩子长期和父母分居,为了使他们不感到孤单,乐洪粉利用辅导站的电子阅览室,开通了视频聊天,让孩子们每周免费与外地的父母通一次视频电话,使他们感到父母就在自己身边。

尚庄小学五年级留守女孩徐亚琴,心理有障碍,平时很害羞,回答问题时,她往往低着头一声不吭,成绩也一般。在辅导站里,乐洪粉经常提问她,鼓励她大胆发言。在表演节目时,她不肯上台演唱,乐洪粉陪着她一起上台唱歌。这样逐步增强了她的自信心,现在,徐亚琴变得开朗活泼了。由于乐洪粉配合父亲共同办好这个农家书屋和校外辅导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留守儿童和他们家长一致欢迎,她的父亲乐绍琪先后被评为“盐城好人”、“道德模范”。

去年8月,市委书记朱克江特地到乐绍琪辅导站进行视察,乐洪粉正在现场带领留守儿童表演了节目,朱书记夸她是爸爸的好帮手,她们父女“为留守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 盐城市盐都区关工委 倪尧 徐文彬)

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