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戴保根——一个比在职还要“忙”的人

发布时间:2019-04-18 浏览:5931
分享

戴保根——一个比在职还要“忙”的人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纪委副书记戴保根2001年退二线,2003年担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还兼任镇文联书记、镇扶贫协会会长、镇老龄协会会长等职。他主动作为,善于“十指弹钢琴”,完成党委和政府交付的工作,镇内有位置,区市有声誉,省里有影响,熟悉他的同志都说他“比在职时还要忙”。退休后十余年,被省文明委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被省关工委评为“优秀‘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2011年、2016年被省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市关工委《大爱风采》、区关工委《晚霞似火》分别登载过他的先进事迹。

无人不识乐做善事的老戴

戴保根退居二线后,不断有老板上门热情邀请他当顾问,有高额的薪金。他不为金钱诱惑,一次次婉言谢绝,仍然以充沛的精力,投入镇党委和政府委托的新工作。他遵循“只帮忙、不添乱、有作为”的原则,做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找准位置,履行好职责。他乐于做事,善于“谋事”,尽可能完美成事。他兼职多,家务难以顾及,常引起老伴的怨言。为使老伴心里平衡,他每天早起床烧早饭、洗衣服、搞卫生,以多做家务取得老伴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他可全身心投入工作。每个星期六晚上,他就把下星期的工作计划日程安排定,做到有序工作。这样一来,很难有双休日、节假日休息的时间。他对自己订了一个规矩,外出开会、活动都坐中巴,镇内进村入户都骑老式自行车。他对办公条件从不讲究,至今办公室用的电风扇、扫帚、电水壶、水瓶等都是自己家里带来的。他认为,艰苦的作风能磨练人的意志,为党工作不是求舒服、摆门面的。在邵伯镇,他赢得了干部群众交口点赞的良好口碑。你要跟他进哪个单位去门卫登记,门口的保安都会对他说:“我知道你,你是那个‘挖穷根、栽富苗、做善事’的老戴。”

光彩助学抓在点子上

戴保根在职时长期分管教育,或是爱心的呼唤,致使他对下一代工作特别有感情。上任后,老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抓了志愿者队伍建设,第一个活动就是“光彩助学”,由此走上漫长的助学路。他关爱弱势群体,特别对中小学的孤儿、单亲家庭、残疾家庭、服刑家庭、外来打工户的子女,以及困难生、问题生十分关心,他对留守儿童尤其关心。十几年来,他牵头组织校内外系列活动,打造“光彩助学”品牌,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帮助百余个贫困家庭的学生解决上学难,年资助金约12万元左右。其中“经典之笔”是为邵伯工业园区的18个企业老板牵线搭桥,结对帮扶18个贫困学生2.5万元,孩子们凭银行卡到银行取钱。与此同步的是,他坚持“挖穷根、栽富苗”,始终把职校扶贫当着关工委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近几年因计划生育、高级中学扩招等原因,导致职校生源减少,职校招生难度逐年加大,他攻坚克难,带领镇、村关工委成员,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工作提前,通过召开镇、村(社区)干部会议进行广泛宣传,排找生源;二是下基层,进村入户面对面接触,成熟一个签约一个;三是身先垂范,总是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爱心,不怕高温酷署、不怕刮风下雨、不论路近路远,坚持骑自行车进村入户,用热心、细心、耐心做工作,有的学生得上门三、四趟做动员工作;四是做好善后服务、跟踪监督,开学前,他都是找资金、租客车将学生和家长送到学校报名,让去职校上学的孩子和家长得体面、得人心。老戴累计送148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到扬州职校上学,并评为“区十佳扶贫模范”。

辅导站成了社区教育的特色窗口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工委参与社会教育的平台,是联系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和桥梁。在这项工作中,老戴坚持重点抓、抓重点,通过站校结合,发展内涵,提升办站质态。一是抓示范引领,甘棠社区中心辅导站是老戴蹲点站,除了平时的星期六、星期日两个班正常开班外,每年暑期办班,他都坚持跟班服务,从开班前筹划,到办班结束都积极参与,进程有序,效果显著,老戴很好地发挥了中心站的示范效应;二是抓站校结合,他主动与学校领导商量,聘请在职教师,并聘请大学生村官和“五老”志愿者担任辅导老师,这样增强了活动吸引力,提高了办站质量;三是抓部门协同,近几年来一到暑期,戴保根就主动与镇团委、妇联、组织科、计卫科、成人校等多个单位联系,组织“小青柠檬”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南京大学和扬州大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被他邀来一起策划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们的称赞。老戴倾心打造的关工委校外辅导站成了社区教育的特色窗口,他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社区教育志愿者”。

立德树人的“五老”义务宣讲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引领青少年“崇德向善”是关工委核心工作之一。老戴结合实际,讲究鲜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把宣传贯彻党中央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他自编讲稿进校园、进社区宣讲。省、市、区关工委每年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老戴就围绕主题,坚持每月在一所校园开展一次活动,从策划到活动开展全身心投入,雷打不动,成为惯例。他十分注重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主动配合镇公安、司法深入开展推进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的“双零”创建活动。他邀请法治专家进校园上法治教育课,开展“法治课间餐活动”,分层次对学生实施法律系列教育;他带头与网吧义务监督员常年进行有效监督,严防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他与各学校、幼儿园共建家长学校,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现身说法,指导家长当称职的“第一任老师”,他因此被评为“江都区十佳百姓名嘴”。古镇邵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韵,是省著名的民歌民乐之乡,“邵伯锣鼓小牌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邵伯秧号子”“露筋娘娘的传说”都是具有水乡风味、苏中独特的“故事”。戴保根结合学校“一校一特”工作,组织文艺团队进校园、进社区宣扬家乡传统文化,他因此被评为“扬州特色文化标兵和市级非遗传承人。”

人虽老去,但戴保根脑子却能与时俱进。他创新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动员更多的“五老”志愿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经过工作不断提升核心层、扩大骨干层、凝聚参与层,为关心培养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的好做法,省关工委《薪火》杂志予以介绍。他所做工作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有义务,没有酬劳;只有辛苦,没有享受;只有功德,不求名利。他在爱心互动中体味着真情,这已成为他人生价值的最大追求…… (张允生 张幸福)

编辑 芦宇


1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