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助力青年农民创业的“老黄牛”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5803
分享

助力青年农民创业的“老黄牛”

—— 记江苏省关工系统“三扶两创”工作十佳“最美五老“张玉明

他,中等身材,满头银发,面色褐红,衣着简朴,看上去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农民。他就是建湖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委员、76岁的高级农艺师张玉明。

2004年,张玉明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以后,县农委关工委邀请他为关工委委员、县关工委青少年科技报告团副团长。15年来,他与县农委老科技团的同志们一起为青年农民扶志扶技,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像一头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在帮扶青年农民创业的辛勤耕耘中,他默默劳作,真抓实干,付出了诸多艰辛,同时又以此为乐。他常说:“帮扶青年农民创业,敲敲边鼓、喊喊口号是扶不出名堂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就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65年,他毅然报考苏北农学院农学系,成了一名本科大学生。其后一直在农业战线奋斗30多年。

退休后,他不忘一名共产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不甘于专业技术被荒废, 不愿意无所作为守清闲,积极投身“三扶两创”工作,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坚持不懈地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竭智尽力。建阳镇瓦瓷村春鹏家庭农场、金桥村成成家庭农场、近湖街道高马村玉进家庭农场、塘东村农业中心试验基地、芦沟镇蓝海鹏专业合作社常规南粳9108机插稻、杂交粳稻2650机插稻高产片等处,从播种到收割,他天天骑着电瓶车来回奔波指导。一天要跑50多公里,一年要跑200天,15年下来,行程大约可绕地球3圈多。

他认为:“三扶两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敲敲边鼓、喊喊口号是扶不出名堂的,必须全身心投入。“三扶”的前提是扶志,必须用真心、真情去鼓励青年农民坚定信心立志创业;重点是扶技,用自己的技术为他们撑腰壮胆,激励他们不畏艰难敢于创业;目标是帮助经营策划,搞出成效,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悉心指导青年农民,在品种选择、用肥剂量、防病治虫等具体环节上一着不让,进而夺得高产,增加收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他帮扶的春鹏家庭农场赵宏成等农户种植的水稻,2017年亩产量均达1500-1600斤,高产田块达1936斤,亩纯收入达850-1000元,比以前增加150-200元。除此,他还经常与冈西镇、庆丰镇、上冈镇、九龙口镇等20多个种粮大户保持电话联系和不定期踏田指导;经常对阜宁县、射阳县和临海农场承包土地的亲友,通过手机进行技术传授。经他指导的农户,连片杂交粳稻亩产达到1900多斤,连片常规稻亩产达1600斤以上。

“看到青年创业成功,我就像自己孩子取得成功一样高兴。”15年来,他相继与建阳镇赵宏成、商国玲等20多名青年农民结对帮扶创业。这些结对帮扶对象年龄和他子女相仿,虽无亲缘关系,但老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他切身感受到这些青年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期盼,及时送去一份关爱有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2005年9月上旬,老张因心脏不适去医院,在候诊室偶遇一位残疾青年,名叫赵宏成,时年26岁。幼年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不能做重活。其父于2004年患肝癌去世,母亲常年生病,弟弟尚未成家,父亲生病期间留下了近10万元债务。家里有2.8亩责任田和13亩承包地。产量长期不高,收入低微。云南籍妻子觉得翻身无望,便狠心抛下不满周岁的儿子离家出走。听了小赵的叙述,老张顿生怜悯之心,决意帮他一把,鼓励他说:“我指导你种田拿高产,增加收入,再扩大种植面积,让你脱贫致富有把握,不要你一分钱”。从此,在种植过程中,老张帮助选择高产品种,指导合理施肥,氮磷钾配比适当,防病治虫不失良机,田间管理及时到位,先拿足穗,后拿大穗,再拿千粒重,获得高产。老张常年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对他尽心尽力帮扶。刚开始时,老张是骑车在建湖——建阳来回奔波。后来,索性自己掏钱租用建阳镇商家村肖福广家的房子正常指导。有了这个后盾,小赵在本村的种植规模由15来亩发展到45亩,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关工委的支持下,逐步扩大到400多亩。还在邻近的两村承包200亩,高作镇季墩村承包50亩,阜宁县公兴镇刘舍村承包100亩,合计承包面积达751.3亩。

为方便指导,小赵承包地包到哪里,老张的住房就租到哪里,十几年中搬了3次家。由于老张步步跟踪,使小赵得以步步发展。2014年,小赵创建了“建湖县春鹏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并先后获得“市级青年农民创业基地”“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这时,老张又鼓励小赵不能小富即安,要放远目光,把农场做大做强。在他的引导和筹划下,小赵与朋友卞月军合资220万元,创办了“奔达秸秆专业合作社”;与本镇姜海春合资250万元,兴办了拥有6台套烘干设备,年烘干粮食1万吨的“粮食烘干厂”;创办了拥有3台联合收割机、无人治虫小飞机等20台套农机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现在,小赵又找到如意媳妇,重新组建了家庭。

甘愿当青年农民创业的“带薪”技术顾问。在农业科技需求愈来愈迫切的今天,具有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被人高薪聘用是常有之事。而老张不为利益所动,头脑里还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把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农民,奉献给创业致富的青年。这样不仅耗费精力、付出辛劳,有时还要贴上不少的房租、通讯费以及购买交通工具、科技书籍等费用。“我每年这些花费都在5000元左右,15年下来约有7万多元,甘愿成为‘带薪’帮扶青年农民创业的技术顾问。”

在“三扶两创”工作刚起步时,由于结对帮扶对象还比较少,他骑自行车到田头指导。随着帮扶对象的增加,他就改用电瓶车。由于点多路远,一辆电瓶车蓄电量不够跑到帮扶点,他又新买了一辆电瓶车轮流使用。不少被帮青年不过意要贴他买车钱,都被他婉言谢绝。

15年间,他患过心脏病、急性尿潴留、脑梗等疾病,心脏和前列腺两次动手术,先后5次住院。每次住院期间,子女及亲朋好友都好言相劝:不要再跑了,赶快回家养老。但他总是当面答应,一出医院仍是不停奔波。在十几年的奔波途中他遇过几次险。一次,在下乡途中,被一辆小轿车撞倒,摔断了一颗门牙,头破血流,昏迷不醒,幸好有过路的人打120把他送到医院。经医院检查身体无甚大碍。几天以后,他又拖起电瓶车准备下乡。这时老伴上前阻拦,拔掉电瓶车钥匙,坚决不让他再跑。老张耐心解释后,又骑车出去指导了。

张玉明的事迹平凡而感人。一个已逾古稀的老头,在帮扶青年创业中饱尝了酸甜苦辣,究竟为的什么?那就是不忘初心,不离农业,甘愿要为农业服务一辈子。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老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建湖县关工委  )

1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