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镇江市关工委扎实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向高质量攀升

发布时间:2019-11-04 浏览:8232
分享

江苏少年网讯   镇江市关工委第十一期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研训班10月29-31日在丹阳举办,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扎实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向高质量攀升。这也是镇江市关工委坚持二十多年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的重要举措之一。

镇江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始建时间可追溯到1994年,自2007年省南通会议后,全市在原有的基础上用不到两年时间,实现了村、社区辅导站全覆盖,解决了“建起来”的问题。办站实践中,找到了“校站结合”这条办站成功之路,并在“结合”的路径以及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相关文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常态、实效方面下功夫,创建了一批示范性辅导站,使辅导站不断“优起来”。特别是近几年,镇江各地加大“校站结合”的力度,创新发展,基本做到了“一站一品”,取得显著成效,使辅导站逐步“强起来”。

“校站结合”的理念成为共识。全市城乡校外教育辅导站相继成立后,辅导员队伍单一、活动难以正常组织的矛盾凸现。扬中首提与学校共建的理念并在八桥镇试点,市关工委予以肯定。2008年下半年,江苏大学等驻镇高校开展“百名教授老区行”活动,在商量活动项目过程中,促成了江苏大学关工委与老区上党镇关工委共建其一村潘甲辅导站。2009年1月11日,当镇江市关工委将组织共建启动仪式的消息上报省关工委后,时任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王霞林正在开省人代会,得知消息立刻请假并冒着严寒前来参加启动仪式,他用8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并在仪式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镇江的探索。当年3月9日,镇江市关工委在丹徒区召开校地共建校外教育辅导站现场推进会,明确驻镇江苏大学、江科大、镇江高专、江苏农林学院分别与丹徒、京口、丹阳、句容所属村级中心辅导站结对共建,并明确了共建方式、共建内容和共建要求。在镇江市关工委、市文明办等10部门联发的镇关委〔2010〕13号文件中,明确了动员更多的学校与当地关工委结对共建辅导站的要求。从此,“校站共建”模式在镇江市乃至全省推广开来,其中丹阳市推进力度大,成效好,对校外辅导站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2011年6月,省关工委在镇江举办了全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培训班,镇江关工委作了重点发言,会议转发了丹阳市《大力推行村校共建新模式,努力提升校外辅导站水平》的经验材料。同年11月,镇江市委组织部、市关工委召开相关13个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结对共建措施。2013年8月,省教育厅、省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校站结合”,提高青少年校外教育水平的意见》,对涉及“校站结合”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镇江市关工委、市教育局随即印发镇关委〔2013〕33号文件跟进落实,“校站结合”正式列为辅导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7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与关工委密切配合,各类校外教育辅导站主动与当地学校接洽,落实文件相关要求,“校站结合”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据统计,全市辅导站“校站结合”普及率达90%以上,成为共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色品牌。

“校站结合”机制日臻完善。为了确保“校站结合”顺畅运行,不搞花架子、一阵风,各地在体系、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共建机制,办站条件显著改善。驻镇高校、当地中小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结对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加强硬件建设,很多学校将暂时不用的校舍无偿提供给校外辅导站使用,桌椅、图书、电脑乃至音响等设备不断充实进相关辅导站,使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村辅导站比较快地实现了“六有”。丹徒区高桥镇的部分村由于折迁,村集体用房暂无着落,当地学校挤让部分校舍给村里办辅导站,解决了燃眉之急。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办站能力显著提高。各地普遍建立了“校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辅导站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句容市关工委与市教育局关工委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年初研究工作,年底总结表彰。扬中市每年5月召开一次各镇文教助理、各校校长、镇级关工委主任联席会议,部署年度“校站结合”工作的重点。有了学校力量的支持,各类辅导站办站的底气足了,人才有了,项目多了,为青少年服务的能力得到加强。三是建立共育机制,办站水平显著提升。各类辅导站根据实际情况主动与结对学校研究活动项目,结对学校派出能力强、有爱心、善组织的骨干教师配合辅导站工作,有的学校负责人亲自策划、组织辅导站活动。京口区、镇江新区结对辅导站坚持将假期共育作为重要内容,假前学校部署践行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并通报辅导站,假期中辅导站和进站老师一起组织活动,假期结束时学生带着辅导站评语进学校。这种组织方式不但提升了育人效果,同时提升了学生进站活动的参与率。丹徒区宝堰镇鲁西村校外辅导站有5名“五老”辅导员被宝堰实小聘为“党史教员”和“德育辅导员”。润州区“关塽爱心辅教”团队依托迎江社区辅导站实施爱心辅教中,经常进入崇实女中等中小学课堂听课,一方面了解教学新内容、新方法,另一方面与在职老师交流教学经验,不仅提升了辅教效果,同时对年轻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如今,这个校外教育辅导站已经成为教育部关工委向全国推广的先进典型。

“校站结合”形式丰富多样。普通意义上理解“校站结合”,通常是一个学校与一个辅导站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实践中,各地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一是一校与多个辅导站结对。由于村镇合并和教育布局调整,原来的一村一校变为多村一校或一镇一校,多村辅导站结对共建任务自然落到了少数学校身上。各地根据资源不同,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合理安排结对,使大多数村中心辅导站能与一所学校联系。二是多校与一个辅导站结对。有的辅导站由于区域优势、基础优势,吸引了多所学校与之结对,成为一大亮点。丹徒区其一村辅导站多年来保持与江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5所高校结对共建,不但使其一村辅导站各项活动红红火火,而且让其一辅导站成了大学生们社会实践的一个理想基地。三是驻军与辅导站结对。人民军队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军队优良传统对于青少年意志品格的培育是一大政治资源。句容、丹阳、丹徒等驻军相对多一些的地方积极与军方联系,开展结对共建,得到驻军的大力支持。句容衣庄辅导站与部队一起组织的特色活动项目获省一等奖。除此之外,各地还探索了村站共建、站企共建、站与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共建等结对形式。

“校站结合”成果鼓舞人心。校外辅导站的生命在于活动。思想引导、课业辅导、才艺指导、心理疏导是辅导站活动的四项主要内容。“校站结合”为高质量组织活动插上了翅膀,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辅导站五老辅导员与学校进站在职教师辅导员密切配合,针对中、小学生思想实际,围绕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效明显。二是青少年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老同志与在职教师一起共同策划“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开办国学、戏曲、书法、绘画、剪纸、茶艺等特色班次,使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节假日活动有去处,玩得有乐趣,学得有收获。三是特色活动项目成绩斐然。项目化推进辅导站活动是一个创举。实践证明,项目化推进离不开“校站结合”。这几年,凡是项目化活动搞得好并在省获得奖项的辅导站都是依托“校站结合”结出的成果。句容发挥驻地院校和中小学的优势,项目化管理推进力度大,获得的奖项多,其中获得省特等奖2项,为镇江在全省争得了荣誉。今年2月,省关工委在镇江市丹徒区举办全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培训班,参观了京口区蔡家社区、扬中市新治村和恒跃村辅导站,与会的省关工委和各地关工委领导和有关人员对镇江校外辅导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省关工委向全省转发了镇江市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镇江市关工委 曹宏明  吴明宝)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