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温馨小屋 点亮孩子“心灯”
她今年78岁,退休前一直从事农村教育工作,38年来兢兢业业,受人尊敬;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的她却在古稀之年创办了一个不收费、不收礼的校外家庭辅导站,常年义务辅导弱势群体子女,用自己的行动点亮孩子们的“心灯”,她就是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退休教师朱筱梅。
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楼,屋前的院子里种满了桂花、茶花、铁树等各式花草,青翠淡雅,楼底是一间小阳光房,走进屋内,一张方桌、一排小书桌和小方凳,还有一个放满了书籍的书柜,简单却也温馨。在这间小阳光房里,朱筱梅已经坚持8年义务辅导当地多名弱势群体子女,每天下午学校放学后,她都要在门口等着孩子们过来做作业、温习功课。她还为这间阳光房取名为“温馨小屋”,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太婆再见!”“好,下午吃过饭再来!”周末的温馨小屋,孩子们刚结束上午的学习,和朱筱梅老师挥手再见。“我的温馨小屋已经开办8年了,现在还有4个孩子每天都来我这里看书学习呢!”朱筱梅笑着说道。说起当初开办“温馨小屋”的初衷,朱筱梅说,那是2010年9月的一天,她饭后散步时路过隔壁一家服装厂,无意间看到一个小孩正趴在门卫室的凳子上写作业,等待大人下班回家。这一幕,让她内心十分牵挂,“孩子的学习环境很差,家长们也忙于工作,如果一直放任这些孩子,不仅影响学习,还很容易染上不好的习惯,这样会耽误孩子一辈子的。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帮帮这些孩子!”朱筱梅与家长沟通,并征得了里庄中心校关工委的同意,她的校外家庭辅导站正式启动。
现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周六周日和寒假暑假,这些孩子都会来到温馨小屋,孩子们做作业有不懂的地方,朱筱梅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辅导讲解。做完作业后,孩子们还可以从书柜里拿出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来阅读。不仅如此,朱筱梅还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教导孩子们要文明礼貌,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坚信,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这里有个孩子,刚来的时候吃饭不顾别人的感受,桌上的转盘直转,几次教育以后,他现在不这样了,会等到喜欢的菜慢慢转到自己面前,才开始夹菜。”考虑到来辅导站的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较多,耐挫力较弱,在学业辅导之余,朱筱梅还成为孩子们的心理“理疗师”,帮助他们疏导心里的焦虑困惑,孩子们遇到问题也都愿意向她倾诉。“说实话,我年纪也大了,辅导孩子还是比较辛苦的,但看到孩子们有进步,我也很开心,家里人也支持我。”朱筱梅说,“有时候我去学校,孩子们看到了都一起围过来,‘太婆、太婆’地喊我,我很开心,这也是孩子们对我的认可。”
“不少人劝我,年纪这么大了,吃喝又不愁,何必这么辛苦呢?可我就是放不下这些孩子,我是一个老师,老师教学生是本分嘛,只要身体允许,我的温馨小屋就会一直办下去,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也会办下去,为这些孩子的成长成才尽自己的一份力!”朱筱梅笑着说。
编辑 芦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