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志愿者接力“中国好人”李余礼续写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人间大爱

发布时间:2020-08-21 浏览:5317
分享

今年8月22日,是“中国好人”李余礼离开他创办的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1周年的日子。

 2007年以来,射阳县海河镇条海村退休教师李余礼和老伴相继投入28万元,创办全县首家留守儿童校外教育辅导站,十多年来,义务辅导留守儿童850多名。2019年8月22日,他因病去世。弥留之际,李余礼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辅导站和那些孩子们。

李余礼去世后,海河镇关工委“五老”和年轻教师们自发接过爱心接力棒,来到辅导站,继续给孩子们辅导,织就了一张暖意融融的关爱网。 

这些乐器都是李老师自费买的——留守儿童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含泪敲起架子鼓

“咚!咚!咚!”8月16日上午9时许,位于射阳县海河镇条海村铁路小区的余礼校外教育辅导站内,留守儿童小月在志愿者巴钊媛老师的指导下敲起了架子鼓,其他孩子则有秩序地围坐在四周。“下课后我们想去看看李奶奶,她因为思念李老师伤心过度几次住院。她也学会了敲架子鼓,上次还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小月含着泪继续敲打着架子鼓。 

刚退休那几年,李余礼发现村里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厌学、逃学,和学生相处了40多年的李余礼决定发挥余热,自2007年以来,在县、镇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相继投入28万元创办了留守儿童校外教育辅导站。 

“6年前,我把孙子送到辅导站,李老师辅导功课我们很放心,他老伴做后勤服务,烧茶倒水,还做吃的给孩子们。”家长戴爹爹说,后来孙子改掉了坏习惯,爱学习了,这些都得感谢李老师。“这些乐器都是李老师自费买的,我们得好好珍惜,不辜负李老师的期望。”孩子们红着眼圈,继续认真听讲。 

辅导站搬迁后,李老师辅导过的孩子还会回来听课——感觉李老师又回来了

原本余礼校外教育辅导站设在李余礼家中,是用透明玻璃门窗围起来的三间阳光房,中间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张桌椅,四周配有健步器、架子鼓等设施。李余礼去世后,老伴陈必云因伤心过度几次住院治疗,“五老”和年轻教师们心疼陈必云,担心她睹物思人,于是向镇里申请将辅导站搬迁到1.5公里外的铁路小区。 

“以往每到周末、寒暑假,辅导站就热闹起来了,他辅导孩子们功课,我也在一旁学习,我不但学会了使用电脑,还学会了敲架子鼓。”陈必云说道,当初老伴在病床上,听到有学生来,异常兴奋,还把学生喊到床前辅导。 

12年来,李余礼义务辅导留守儿童850多名。“我现在上初中了,以前有不懂的题目总是问李老师,李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小娟说,她是850多名留守儿童中的一个,很感谢李老师的帮助。现在,每逢周末、寒暑假,她还会情不自禁地走进余礼校外教育辅导站,坐在学弟学妹中间听课,感觉李老师又回来了。 

“有我们在,辅导站就在”——志愿者说会替李老师把孩子们照顾好

如今的余礼校外教育辅导站紧邻射阳高铁站,门前是233省道,交通便利。辅导站有两大间,约80平方米。“这里的架子鼓和电脑、电子琴、桌椅等物品都是从原来的辅导站搬过来的,志愿者每到周末、寒暑假,他们都自发来到辅导站,辅导孩子们功课。”现任余礼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陈德忠说,他跟李余礼是多年好友,李余礼去世后,他主动担任辅导站站长,村里的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自发加入,一起接过爱心接力棒,帮李余礼完成遗愿。

“有我们在,辅导站就在,我们会替李老师把孩子们照顾好。”志愿者孙老师对陈必云说,她永远忘不了李老师,李老师的奉献精神感染了她,让她更自信,更勇敢,遇到困难时,总能砥砺前行。 

“老头子,你放心吧,孩子们有人辅导,音乐课也没落下,有这么多志愿者接过你的爱心接力棒,你没做完的事情,他们会接着做。你的老兄弟们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年轻老师们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教他们唱歌、敲鼓、画画。老头子,你放心吧!”陈必云擦了擦李余礼的照片再次哽咽起来。(程兰霞)

编辑 齐超

1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