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舅舅” 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6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通讯《大山深处奏响教育合作凯歌——江苏海安和云南宁蒗的32年教育结对之路》,报道了32年来,10批次、281名被宁蒗孩子称为“海安舅舅”的海安教育人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创办以两地名字命名的“宁海中学”,再变“宁海精神”为“宁海效应”,以一所学校带动一地面貌的感人故事。32年间,281名海安教师累计培养了20000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输送了10000多名大、中专生,其中有9名市高考状元和6名市中考状元。文章满怀深情地写道:一所学校的办学意义远不止对教育的影响。这群海安教师,消除了疑虑、振奋了精神,办学成效已远远大过了教育本身。他们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给宁蒗带来了新观念、新思维、新气象,用超前的智慧在荆棘中开拓出文明之路,用博大的爱心在荒原上立起精神丰碑。他们独树一帜的大爱和智慧、精神和业绩,将永久载入中国教育的史册!
新中国成立前,宁蒗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生产状态,无人识得汉字,很多人连彝文也不识。新中国成立后,宁蒗“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和其他地区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宁蒗与海安因木材贸易往来频繁,结下了密切的关系。如何让双方的合作更深一步,两县主官经过一番考察和反复研究论证之后,一致把目光瞄准了教育领域。
1988年4月28日,宁蒗、海安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创办一所初级中学,取名“宁海中学”。同年8月25日,由海安抽调的一支包括校长、教导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在内的33人支教团来到了宁蒗,开始首轮支教。
“从卫生习惯和普通话开始教起。”“水土不服,吃不好,睡不好。”……初来乍到,海安教师面临一系列教学、生活困难,但就是在这样艰苦陌生的环境下,首批海安老师坚持不懈、辛勤耕耘。三年后,宁海中学创办后的第一次中考,人均考分、升学率全县第一的成绩让宁海中学一炮打响。一时间,“宁海奇迹”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自此,宁蒗教育系统“好戏连台”,全县各校纷纷自加压力,学习、借鉴、效仿“宁海模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教学研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1993年,海安对宁蒗的帮扶从初中拓展到高中,23名海安教师开始承担宁蒗县民族中学高中部教学工作。此后九年,宁蒗县民族中学的高考升学率稳居丽江市第一。
海安教师不仅仅推动了宁蒗教育的发展,他们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让宁蒗人从此更有精气神,凝聚起奋发向上的力量;让宁蒗从此有了内源式发展的“发动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随着越来越多学子命运和当地精神面貌的变化,宁蒗百姓的观念彻底扭转了。
32年前,35名海安老师克服千难万苦,跨越4000公里,来到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开启了全国群体支教扶贫之先河。他们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将宁蒗学生视为自家孩子,用宝贵的青春和过人的智慧播洒文明种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表达着教育扶贫缔造的世代宁海之情,闪耀着勇于拼搏、悉心教育的敬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动人赞歌。(喻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