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三扶两创 文章详情

狠抓“三扶两创” 助力农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3018
分享

灌南县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6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54万亩,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0多万亩,家庭农场400余个。食用菌、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速度快,2019年全县食用菌总产值达到60亿元,杏鲍菇等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今年来,香如、丽之缘、友和、大庆等食用菌生产企业新增标准化菇房面积2万多平米,1-10月份鲜菇总产量40余万吨。

健全“三扶两创”工作的服务组织

“建湖会议”召开之后,正值灌南县农业系统进行机构改革之际,在人员定岗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建湖会议”精神,率先研究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领导班子和服务组织问题,决定重新调整人员,明确一名副局长兼任局关工委主任并配备工作人员,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6月,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专门召开农业系统老科技人员座谈会,听取老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农业技术专长,努力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对原农开、农机、海洋渔业等6个部门的老科技人员重新逐一登记,建立名册,并根据老科技人员的分布情况,在全县11个镇成立有150余名老科技人员参加的老科技服务组织(老科技咨询服务队)。为了协助打造全国一流的食用菌基地,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还组织了由20多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参加的服务队伍,分别对接香如、丽莎、裕灌等现代农业食用菌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协助培训青年职工,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稳步增长。

进一步做实做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组织老农业专家进行科技培训是关工委的强项和优势。“建湖会议”以来,县关工委和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充分发挥村级校外教育辅导站和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融合办班的优势,依托各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对青年农民就业创业状况、创办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情况以及“五老”帮扶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四库”培训服务体系。即以青年农民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库”;选择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家庭农场作为“培训基地库”;建立以全县新老科技骨干为主,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参加的“培训师资库”;以“老科技”为主体编写培训教材,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培训教材库”。县关工委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将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前移到村、组、农场、农户,方便农民参训,扩大培训范围,提升培训实效,全县累计举办稻田综合种养、设施葡萄、电子商务、农机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等培训班50余期,参加培训的近5000余人次。

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还积极鼓励“老科技”引进现代农业新科技、新模式为“三扶两创”服务。今年,由老科技工作者引进的“麦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县稻麦防治病虫害6.5万亩次,深受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欢迎。

发挥“新”“老”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新”典型就是青年农民创业典型。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先后向20余名农村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授予青年农民“创业之星”称号,并组织相互观摩、交流经验,以此辐射带动更多有志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青年农民走上创业致富道路。“老”典型就是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典型。县关工委委员、高级农艺师徐凤珍,退休8年来,坚持义务为青年农民致富提供科技指导服务,累计结对500余个相对固定的农业科技服务户,其中长年服务的家庭农场就有40多个。疫情期间,她一天也没有闲着,电话一打随叫随到,走村串户田头指导,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规划、籽种、肥料、机械、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的科技咨询服务。经她多年帮扶的周兆建“博奔农场”、罗军“禾杰种业有限公司”等家庭农场通过种植稻麦、大豆、浅水藕以及搞良种繁育等,年纯收入均已超过200万元。徐凤珍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尊重,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徐大姐”。孟兴庄镇31岁的返乡青年洪康初创连云港丰溢生态家庭农场,种植的300亩小麦由于播种、施肥太多,造成麦苗过密过旺,极易倒伏并产生严重病虫害。徐凤珍多次实地指导,进行水、肥、药综合调控,帮他解决了难题。今年这个家庭农场的小麦平均亩产1250斤(烘干后)。洪康逢人就说:多亏了徐大姐,要不是徐大姐费心,哪有这么高的产量。徐凤珍的事迹在《中国火炬》《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及时抓住这个突出典型,在全县老科技人员中开展“学习徐凤珍”活动,带动了张从标、汤敬俭、王兴华、马乃元、潘立高、李兰标等一批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老科技工作者,他们分布在家庭农场、稻麦丰产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生产企业,为全县农业生产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灌南县关工委)

编辑 姚百义

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