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用爱谱写“家庭辅导站”的赞歌

发布时间:2021-02-24 浏览:2083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每年,宜兴市张渚镇都有近50位老教师开办家庭辅导站,义务为没有时间和精力的家庭照看孩子,辅导功课。家庭辅导站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又一乐园。

耄耋之年仍然热心家庭辅导站工作

    余富仙是善卷小学退休教师,今年已经83岁,她声音嘹亮,身体硬朗,家庭辅导站工作一做就是29年。她正式退休前就一边担任学校关工小组组长,一边开始了家庭辅导站工作。起初辅导五六年级数学,后来又指导练习书法,既写毛笔字,还写硬笔字,她全力投入,耐心辅导,为了办好家庭辅导站,已先后投入经费达6000多元。

    随着年纪攀高,子女担心母亲的身体,就有了“埋怨”的话,甚至有了“你这么大年纪了,倒高兴的!”之类冷言碎语。但余老师说:“我做老师一辈子,对学生有感情,对教育有感情,与孩子们在一起,是自己最大的乐趣。”在她的坚持下,子女们也就不再反对了。2020年,她举办了为期10天的家庭辅导站暑期班,附近5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成为余老师家的“座上宾”。其间,余老师还特意宣讲了三位张渚抗日英雄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要学习先辈的可贵精神,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住在附近的家长,相信余老师,更愿意把孩子交给余老师。一些家长为了感谢余老师,这个送牛奶水果,那个送鸡蛋家禽,但都被余老师一一婉言谢绝。她觉得办好家庭辅导站正是自己最大的乐趣!

她的家庭辅导站让家长喜不自禁

    黄珍娣是桃溪小学退休老师,长年坚持办好家庭辅导站,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菜场一个卖鱼人家,因生意需要,夫妻俩起早贪黑,往往凌晨两三点就要出门,晚上八点多才到家。儿子无人看管,一来二去,形成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无论家长、老师如何管教,他就是不做。为了矫正儿子的不良习惯,孩子母亲常常陪着做作业至11点,十分疲惫。黄老师的女儿也在菜场做生意,听到这个情况,就说:“送到我母亲那里去试试。”

    孩子到了家里,黄老师不急着催促孩子做作业,而是面对面诚恳交谈,了解了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原来,在培训机构,学生做完作业之后,就立即会有一张新的练习卷“送过来”,没完没了。因此孩子索性不做,免得有做不完的作业。了解情况后,黄老师就说:“你在我家里,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面的时间,随你做什么。走飞行棋、看看书,都行!”孩子不相信地问:“真的吗?”黄老师坚定地说:“我不会骗你!”那天,孩子破天荒地在晚上8点前完成了作业。母亲来接孩子,得知孩子作业早已完成,非常高兴。黄老师当着孩子的面对其母亲说:“你孩子比较灵巧。你今天不仅要表扬他,还要到超市买点东西奖励他。”

    慢慢地,孩子养成了完成按时作业的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孩子家长十分高兴高兴,特意在年末送来2000元表示感谢。黄老师说:“钱,我肯定不会收的。”黄老师每每讲到这个故事,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家庭辅导站不仅要辅导孩子知识,更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德言行。”

他的家庭辅导站用上了“云辅导”

    桃溪中学的曹洪生老师,自小喜欢音乐,家里有两把二胡、一台钢琴。退休之后,他利用家中资源,办起了家庭辅导站,专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停课,商店罢市,家庭辅导站也面临着如何继续下去的考验。

    曹老师辅导的学生,全是外来打工的农工子女,家长盼望曹老师能够利用长长的假期给予辅导。曹老师想到现在电脑手机普及,很多人喜欢看抖音拍视频,于是他打起了电脑的主意,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在每周一、二、三下午两点为孩子们辅导。为提高辅导效果,他还专门花两千多元钱,买了一部新的智能手机进行“直播”,开启了“云指导”。

但一直“云”也不行,有时还得面对面辅导。于是,到四五月份疫情防控不再紧张时,就有了“一对一”的辅导。辅导站的四个孩子,分批逐个到曹老师家。老师与学生,都戴着口罩,进行二胡与钢琴的练习。当孩子能够按准音阶,弹奏简单的旋律,不仅孩子开心,家长也格外惊喜。作为外来打工人家,经济条件有限,没有更多余力为孩子报兴趣培训班。现在有了曹老师的音乐家庭辅导站,借助“云辅导”,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放飞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平安、健康、有意义地度过每一个节假日,张渚镇的退休教师们,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借助家庭辅导站的平台与力量,使孩子们离校后继续有人关爱,有人教育,有人监护。在这片关爱阵地上,老教师们甘于奉献,投身教育,持之以恒,默默耕耘,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蒋菊妹)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