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图啥,只为这群乡下娃”
今年已经67岁的老党员杨金平同志,2008年从镇领导岗位上一退下来就担起淮安市淮安区平桥镇关工委主任的重任。10多年来,他抱着“为党尽责献新辉”的坚强信念,为留守儿童送去缕缕春风,用言行写就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008年一上任,他就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骑车深入全镇各个村(居),找干部、访村民、进学校摸清全镇留守儿童的底数并建档立卡,实行滚动管理。他在走访中得知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让他牵肠挂肚。该镇孟集村地处镇域东隅,村中有15名困境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随祖辈们生活,困难重重。杨金平多次骑车50多里,一周内4次奔波,通过村关工委,用诚心感动了在南京创业有成的老板查锦堂,与其达成了捐资助困的协议,同意为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给予每年500元的帮助,直至大学毕业。他身先士卒,主动接受陆桥村困境儿童小玲(小孩父为智障,母为聋哑)的帮扶任务,从小学到高中从不间断给予资助。
校外教育辅导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可谓是学习乐园、心灵驿站。杨金平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2012年上半年,他通过学习取经,按照上级要求,认真筹备辅导站。为了建好镇中心辅导站,他不怕跑断腿、磨破嘴,多次向镇主管领导提建议、打申请,与镇教育总校商量,同镇文化中心会办,终于在镇文化中心院内建成一间80多平方米的多能教室,和与其相配套的电子图书阅览室及其活动场地。2016年,为创建省级“优秀中心站”,他想方设法提档升级,其间,他的妻子患重症在上海治疗,直到其妻子动手术前一天他才赶至医院。由于他的努力,中心站获得省级表彰,优质辅导站展示了高质量,每年暑期上百名留守儿童在辅导站过上“七彩暑假”生活。
多年来,平桥镇的“代理家长”工作也是一个亮点,杨老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劳。2016年,他多次深入村(居)设法发动全镇有爱心的“五老”及村组干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创立了“三约并联,精准帮扶”模式,即对全镇178名留守儿童由其监护人、代理家长(五老)、村(居)关工委主任三方双双签订《关爱协议》,收到明显效果。此举既圆了乡下娃的成长梦,又圆了家长的外出务工致富梦。区关工委在全区关工系统推广宣传了这一做法。2018年,平桥镇关工委被淮安市表彰为“代理家长”工作先进集体。
每当上级领导、地方干群及其家人问及老杨退休后为啥还这样吃辛受苦,他总是微笑着说:“不图啥,只为这群乡下娃”。 (王正清)
编辑 芦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