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3-02 浏览:7431
分享

2021年,笔者多次参加了泰兴市人大、市政协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和座谈活动。通过调研,本人深有感触。

在现实生活中,从听到的、看到的,从小学生到高中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应引起整个社会、所有学校、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传统观念有偏差。家长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心理,认为学生就是学习工具,分数论英雄,导致青少年在家庭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重学习、轻心理”的现象。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二是缺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学校,老师除了上课就是监考或阅卷或批改作业,学生除了上课就是考试或做作业,师生基本没有时间聊天减压。学生离开学校还要补课,家长和孩子更没有沟通解压的时间空间。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和自己已接近于相对无言、碰面无语的境况,无从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针对性疏导减压更无从谈起。

三是青少年心理疏导缺位。心理辅导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某市在编的8376名教师中,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只有1个,且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室的知晓率极低,大多数学校心理辅导室未真正使用。

四是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影响较大。现在老师布置作业一般都在手机上,孩子上网打游戏有了可乘之机。由于网络存在不良的东西,有的甚至是黄色的,青少年看了不该看的,有的严重到陷入网瘾不能自拔。

调查中还发现“四个群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更需重点关注。

首先是单亲家庭: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压根儿无人管,孩子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内心的孤独恐惧较为明显;

其次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爷爷奶奶管不了,孩子生活中的烦恼、学习上的困难,无法适时获得指导帮助。

再则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等,消极自卑,造成破罐子破摔,用顶撞老师、吸烟打架或搞恶作剧等方式吸引关注,获得心理满足;

四是学优生:相对于学困生,学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隐蔽。焦虑恐惧、睡眠障碍、嫉妒敌视,耐挫力差。

以上各种情况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性情抑郁,情绪狂躁,甚至轻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正值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生的“暴风骤雨”阶段,不少心理健康问题始于青少年期。要培育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就是要抓住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别让年轻的心灵“感冒生病”。

一、社会层面:着力塑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氛围。

一是宣传科学的育人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学生只有分数赢不了人生的大考。要在社会层面上倡导科学的教育理念,对未成年人从小就要加强品德教育,成长成人成才齐步走,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健康的体魄,都有健康的人格,都有爱党爱国情怀,都有责任担当。让青少年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全面发展。

二是培育专业队伍。建立市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培训老师,建强专业力量。定期培训家长,指导家长如何察言观色,发现孩子的变化,如何正确教育培养孩子,如何关爱陪伴,保护监护等,让家长当好第一任老师。

三是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和网吧监管,净化网络空间,从源头上把好关。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输送适合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信息和文化精品。

四是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发挥心理辅导室和咨询热线的重要作用,让青少年有需要时及时求助。关工委的“五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文化”和“关爱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开心灵困惑。

五是发挥群团组织和关工委的作用。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协助做好教育、引导和疏导青少年心理工作,特别要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接纳“三童”、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在辅导站寻找快乐,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心理放假,放飞心情。

二、学校层面: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一是所有学校都要落实好“双减”政策。老师要认真备课,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不让孩子做无用功,切实减轻孩子们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同时教育局要明察暗访,要以抓铁有痕的力度,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一定的活动时间。

二是配备专职心理健康老师。按比例配备中小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给编制,定职称,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且加大考核分量。

三是开设一门课程,进行常态化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由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在学校全面定期授课,情绪调节、亲子教育、学习解压等课程,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是开展全面筛查。教育部已决定,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建好一份档案,对高危预警学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

五是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全国知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家长讲座,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让家长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需求,推进家校共育。家长会上要通报校风班风,通报班上的好人好事,特别要注意发现、表扬鼓励有心理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自信和自强。

三、家庭层面: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当好孩子的人生导师。提升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一是家长要加强学习。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与孩子同学习,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要学习教子知识,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指导孩子自我减压。同时还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如何依法带娃教子。

二要营造好的家教家风。家风要民主,孩子与家长人格是平等的,对孩子要用平等的对话式教育,在和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要全神贯注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让他(她)尽情倾诉,表达,释放心理压力,家长要心平气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走出心理误区。

三是科学对待孩子学习与上网的关系。家长要上网,孩子也要上网。家庭要建立健康的上网环境,引导孩子文明上网,科学上网,理性上网,合理管控上网时长和内容,决不能让其陷入网瘾,特别是家有初、高中生的,家长更要用智慧和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四要强化特殊群体心理关爱。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特别是孤儿等弱势群体,联合教育、团委、妇联和关工委等单位,大力开展情感关爱、心理疏导和成长陪护等活动,弥补因家庭原因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改善困难处境,护航健康成长。

五要充分履行监护职责。每个家长都要履行好监护职责,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陪伴、监护要做到2-1>2,家长们应该做到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情绪、变化,当发现他们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时,一定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及时沟通,达成共识,慢慢修复情感的缝隙,让孩子以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祖国人民。(泰兴市关工委  左云英)

编辑 齐超

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