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经验交流 文章详情

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探索关爱工作新路

发布时间:2022-09-01 浏览:20607
分享

近年来,涟水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各级关工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在构建青少年德育教育体系,探索关爱青少年工作新路径中,取得显著成效。


依托地方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一)开展红色资源普查。涟水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生过大小数百次战斗,如涟水保卫战、洪码战斗等,在这些战斗中先后有张大卓、吴长来等2500多名涟水优秀儿女献出他们年轻的生命,为涟水老区增添了光彩,同时留下了众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遗存。这些英雄故事和革命遗存是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当年的老同志健在的人已为数不多了,许多红色故事和革命遗存随着社会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渐渐越来越模糊,因此必须尽快加以收集整理,保护传承。近来,涟水县关工委要求(街道)关工委及广大“五老”在辖区内广泛开展红色资源调查工作。目前,全县各基层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已走访调查500多人次,对全县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战争遗址等120多处进行考察,分别到县内外档案馆、博物馆查找革命历史档案300多份(卷),掌握线索100多条,新发现岔庙张杰烈士碑、石湖十三人防工程等革命烈士纪念地和历史遗存13处。这些红色资源为关工委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教育提供大量的接地气的资料。

(二)编辑出版红色书籍。近期,涟水县关工委组织相关人员,在红色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有价值的红色故事56篇,编辑成《涟水红色故事》《涟水老区革命发展史》等书籍,县直有关部门、镇(街道)关工委编辑《涟水文物》《难忘的岁月》《新安旅行团在南集》《河烽火》等书籍。这些书籍重点反映发生在本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战斗故事、历史事件和青少年身边涌现出来的当代英雄人物、抗疫英雄、时代楷模等。书籍根据青少年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学习兴趣,把讲好党史大故事与讲好涟水党史小故事结合起来,使得主题教育活动,有血有肉,更接地气。

(三)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在全党开展学习“四史”以来,涟水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邀请当年参加战斗的老战士、老民兵和亲身经历者讲述当年的战斗情景,对青少年开展宣讲红色故事活动,运用党史英雄人物,特别是地方党史英雄人物,讲活讲好身边英雄故事,在青少年心中树立了光辉形象,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红色基因。


瞻仰红色教育基地,感悟初心使命

红色教育基地可以唤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是民族闪亮的“红色地标”。涟水县关工委及“五老”组织青少年走进红色基地,寻访先辈足迹,领略红色魅力。

一)走进红色基地,寻访先辈足迹。每年清明节期间,全县各中小学近十多万学生走进“涟水烈士陵园”“涟水抗日第一枪纪念园”“高杨战役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少先队入队仪式河网小学关工委的“五老”带领学生到地方文化名人馆“朱凡纪念馆”参观学习。县公安局关工委组织派出所关爱工作站的干警,走进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寻访先辈足迹,聆听党史故事、铸牢忠诚警魂。

(二)参观知名企业,体验劳动光荣。为让学生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春节期间,高沟镇关工委带领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学生,到坐落在本镇的江苏省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同学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对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中体会到学好化学、生物等知识的重要性。参观了“厂史室”,了解该厂在党的领导下,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我县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名优酒酿造骨干企业,年产国高端酒3万吨的大型企业。从中领悟到共产党的伟大。

(三)开展特色教育,拓展学习空间。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投资1.5亿元,建成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县非遗馆等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县图书馆建成后开设了地方文献室、曲艺馆、地方名人馆等特色服务。收藏涟水籍者书籍上万册,其中,军旅作家吴强的《红日》、大使作家李连庆的《大外交家周恩来》、当代著名作家陈登科的代表作《风雷》等书籍,倍受青少年读者青睐。图书馆自开馆到目前,已接待青少年读者近百万人次,开展党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150场,特色读者读书活动118场。

(四)打造文旅基地,提升教育效果。涟水成集镇被称为“苏北小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名震淮海,是众多革命志士向往的大后方。这里的人民为抗击日寇浴血奋斗,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朱氏三杰”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朱启勋盘肠大战、朱启杰从容就义、朱洪宾英勇杀敌的事迹留下了穿越时空的回响。为充分利用好这一红色景点,更好教育青少年,涟水县委县政府投资3.5亿元,打造“苏北小延安”红色文旅景点,供青少年学习教育之用。县委县政府通过“苏北小延安”红色文旅景点的建设,把更多红色资源、涟水生态资源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打造集研、党建、团建、文旅于一体的“红色+绿色+古色”风景带,让更多青少年在浸入式的体验中了解涟水、走进涟水、宣传涟水。目前,“苏北小延安”从开放不到一年的时间已接待青少年学生50多万人次,教育效果显著。


构建德育体系,培养朴素情怀

(一)学恩来、学雷锋,主题教育常态化。全县各级关工委每年组织青少年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和周恩来总理精神活动,特别是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县各级关工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学习周恩来、雷锋精神活动。在周总理诞辰123周年之际,全县中小学关工委普遍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读书”《少年周恩来》电影入校园、进社区放映、“学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环保小雷锋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等。二是全县中小学开展“童声齐颂建党百年”主题征稿、“童心永向党、筑梦新辉煌”创作演讲和“老少同台展演”活动。在市举办的“老少同台”展演活动中,杨口、南集中心小学参加的《特殊党费》《争做党的好少年》获得二等奖。三是开展党史学习宣教活动。我县各级关工委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邀请市宣讲团王家云教授来讲授“学党史,开新局”的主题报告。南集镇、石湖镇、红镇等关工委组织“五老”文艺宣传队、淮海琴书演唱队、花小分队进学校、入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南集镇王校外辅导站的孩子们参加省“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研学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建立“德育课堂”,树立“校站结合”标杆。涟水县关工委特别重视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德育课堂”建设,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红实验学校从2019年开始建立了“德育课堂”,开设了红老区党建史、古今红窑地方乡贤录、校史陈列室等,以大量翔实可信、本镇本地和身边的史实资料展示了当地的红色历史。每年新学期的第一课就是让学生走进“德育课堂”接受教育,也是校外教育站的必修课,“校站结合”由单一型向“内涵+特色+红色”的三位一体模式迈进。2021年7月,淮安市关工委在涟水县红实验学校召开“淮安市2021年暑期工作观摩培训会”。

(三)注重家风教育,培育孩子良好品德。“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的内核,家庭教育具有社会、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关工委职责任务,给关工委开展好家庭教育和“代理家长”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是以会代训,提高工作水平。2021年10月,召开了全县代理家长工作培训会,会后,各镇(街道)关工委陆续召开了代理家长培训会,对全县3000多名“五老”及代理家长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二是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观。为国教子,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我们把培养新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一个总的原则。正因为“天下之本在家”,所以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三是以身垂范,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为人诚恳,言行有礼貌,讲文明,孩子看得见,也学得到,天长日久,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如果家长对别人的态度粗暴,行为失态,缺乏教养,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大可能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位家长都要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在这新时代里,青少年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为做好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培育青少年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体,构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体系,以更加新颖务实的作风和举措做好青少年的培育工作,力争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作者系涟水县关工委主任 张学明)

编辑 齐超

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