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事迹 文章详情

桑榆护幼苗 晚霞映心田

发布时间:2022-07-25 浏览:3378
分享

朱阿林同志,退休前担任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教务处主任,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17年退休以来,他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教育人的责任,成了一位出色的“五老”志愿者。他热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嘘寒问暖,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朱老师爷爷”。

建“诚信书屋”心系留守儿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不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渐渐染上手机瘾,严重影响学业,影响身体健康,少数同学甚至出现了违法的倾向。朱阿林同志知悉情况后,十分痛心,又十分着急。怎么办?难道就让手机毁了这些孩子?经过多天的思考,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于是,自费买来了几百本小人书,把它们分成几类,摆放在学校二楼的走廊上。墙上贴上“诚信书摊”几个大字,让学生自主借阅,自觉归还。一些留守儿童贪玩手机的习惯逐渐收敛了,他们的注意力被小人书吸引了。“诚信书屋”的设立,引起了广大师生家长的高度关注,不但孩子们对小人书爱不释手,连家长们也兴趣盎然,“亲子悦读”成了学生家庭温馨的画面。

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解家长后顾之忧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朱阿林同志由衷地感到欣慰,同时又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习生活上的相关帮助只能解一时之忧,作为“五老”志愿者,协助好家长扛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才是真正的长远的负责任的关心。为此,他找到了司徒小学的张玉明校长,说出了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议和想法。张校长深表赞同,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司徒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很快创建起来了。目前,已经募集了三万多元的资金,添置了床铺、空调、洗衣机、厨房炊具等生活必须设施和用品,为孩子们的吃饭、住宿、学习、劳动等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学校老师和后勤人员都加入了帮扶留守儿童的队伍,大家无偿地为孩子们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服务。

留守儿童之家创办几个月来,许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们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叠被子,所有孩子晚饭刚吃完,就来到活动中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让人高兴的是,有两个孩子以前少言寡语,现在也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在留守儿童之家,经常出现朱阿林等“五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留守儿童之家默默奉献,义务辅导孩子们的学习,照护孩子们的生活,还经常同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留守儿童之家”的温馨。暑假前,高邮市关工委来司徒“留守儿童之家”走访调研,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领导们充分肯定了他们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意识强、措施多、行动实、效果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卓有成效。高邮市电视台还做了专项报道。

访困境家庭情牵特困生

朱阿林同志退休几年来,不知走访了多少贫困学生家庭,关心过多少特殊的孩子。今年就读五年级的周玲玲同学就是在他的呵护下慢慢成长起来的。这个孩子是孤残儿童,与奶奶相依为命。长期的贫困生活和先天的面部残疾使得她渐渐自卑起来。他在周玲玲入学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孩子,从内心深处同情她。他不时地来看望周玲玲,逢年过节都要去她家走一走,顺便捎上一些好吃的,一些合身的衣服和一些书籍。去年,他听到消息,说有一些民间机构能帮助残疾儿童做整形手术,于是通过关系找到太阳雨志愿者协会。去年暑假期间,周玲玲终于在南京接受了面部修复手术。手术很成功,孩子的脸上变得灿烂起来。

去年冬季的一天中午,朱阿林同志按照惯例来到司徒小学辅导孩子们书法,课间他注意到一个孩子的校服比较脏,就主动上前询问。了解后得知这个孩子也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父亲对他几乎是不闻不问,孩子常年跟爷爷生活在一起,平时生活无人照料,孩子自理能力较差,房间、床铺凌乱不堪。夜里,他辗转难眠,为这个孩子叹息,也为身边的留守儿童叹息。家庭教育的缺失,耽误了多少孩子的成长啊!于是,第二天,他自己拿出2000元,匆匆赶往了扬州曲江儿童服装城,购买了几套儿童棉衣鞋袜,回来分发给司徒小学的特困留守儿童。

退休教师朱阿林,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只是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关心着青少年成长。在三垛镇关工队伍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五老”志愿者,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哪怕夕阳西下时分,也要把最温暖的光辉,献给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献给他视作生命的花朵。(吴建余)

编辑 齐超

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