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市县传真 文章详情

南京市关工委调研江宁区“南泥湾”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2449
分享

近日,南京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家宝、副主任张俊、副秘书长夏德智一行赴江宁区调研“南泥湾”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江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维新、秘书长胡少和等参加调研。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陕甘宁边区军民,在“把戈壁变成良田、荒漠变成绿洲”的大生产运动中孕育形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体现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

“南泥湾”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坐落在江宁区禄口街道,创建于2022年,占地近600亩,设有草坪教育区、墙报栏宣传区、旱粮种植区、蔬菜种植区、水稻种植区,水车体验区等。该基地通过历史照片、文字介绍、劳作工具模型等多种形式,再现八路军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种田、“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生动场景,并根据一年四季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开设劳动课程,让青少年在实地参观和亲身劳作中学习践行“南泥湾精神”,接受“红色+劳动”教育,养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品质,并具备一定的劳作知识和动手能力。

春耕正当时,玉米播种忙。种植区内,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他们的玉米种植劳作。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有的手持铁锹,用力开土壤;有的手捧金黄的玉米种子,小心翼翼地播下丰收的希望。

陈家宝、张俊和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南泥湾农场农具展示馆,并饶有兴味地观看了这场富有生趣的“春耕大生产”,亲切地指导孩子们如何通过科学播种提高产量。

座谈会上,陈家宝、张俊充分肯定了江宁区、禄口街道以及基地相关负责人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中的付出,在引导青少年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表示,在大江南、秦淮河畔,打造出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南泥湾”农场,符合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务实举措和生动实践。基地的亮点在于:拉长了劳动短板,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流汗、出力的农业劳动中劳筋骨、强体魄、感悟红色精神、体验农耕文化,更知稼穑艰难;汇聚了资源优势,集城市资源、土地资源、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及周边社区的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等优质教育资源为一体,把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彰显了社会担当,基地负责人坚持公益属性,为孩子们打造了独具特色、寓意深远的教育基地,体现了民营企业家关爱下一代、情系青少年的责任与情怀;展示了关爱风采,江宁区各级关工委重视为孩子们办实事、做好事,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已先后打造了9个校外教育劳动基地,为“五育并举”育人育才,为关工委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陈家宝提出的“打磨精品课程,真正为孩子上好劳动教育这一课”要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老师、教官队伍的教育与培训,提升他们带领学生集体劳动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更多劳动教育课程,做好课前准备,保证课程质量,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实践和体验中增长知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陈家宝、张俊一行还参观了秣陵街道双金社区、东山街道上社区关工委青少年活动阵地,高度赞扬双金社区关工委“筑梦课堂”和上社区“红色校车”的特色做法,点赞基层“五老”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要求相关部门建立激励机制,为“五老”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陈家宝指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关工委的面子、里子、牌子,更是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活力所在、后劲所在,要以“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为目标,以青少年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创新课程设计,推进校外辅导站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南京市关工委)

编辑 齐超

7

评论(3)



  • 顾进良

    校外辅导站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05-09 05:56

  • 刘继武

    风雨无阻向前进

    05-07 13:41

  • 汤皓博

    爱我中华。

    05-06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