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抓普及 抓提高 抓创新 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提质量上水平

发布时间:2024-10-28 浏览:893
分享

近年来,在省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各级关工委主动作为,不懈努力,着力抓普及、抓提高、抓创新,不断提升校外教育辅导站办站质量和水平,努力把校外教育辅导站打造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温馨站”、全面成才的“加油站”。

一、抓普及,以“党建带关建”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四级建设

徐州自2019年起实施“强支部,建村部”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各级关工委紧紧抓住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的契机,依靠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进一步纳入社区公共服务和新农村建设部署,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共建共享共用,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普及与提升。在党政重视和部门支持下,着力抓好四级建站。一是重点打造县级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建设,突出示范、指导、带动作用。各县区关工委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建,将教育实践阵地或劳动教育阵地共建成为县(区)级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对基层站有着很好的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加强镇级中心站建设。各地结合镇文化馆、闲置的中小学校园,建起了一批承上启下的镇中心站。三是建立村(社区)辅导站。镇村借助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建起了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基层辅导站。四是积极扶持家庭辅导点建设。多年来,为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就近进站需求,邳州市关工委大力开展“向日葵”家庭读书点建设,以退休老教师为主体,建立家庭辅导点574个,每年给予扶持。推广邳州经验,全市建立家庭读书点920多家,今年开展示范辅导点评选活动,首批评出优秀示范点11家。

二、抓提高,持续强化辅导站“组织、功能、队伍、制度”四项建设

一是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契机推动辅导站组织建设。睢宁县结合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持续加大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新建和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60个,新建面积均在800平方米以上。睢宁县各级关工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党群服务中心落地生根。姚集镇率先在高党社区试点,建成面积216平米的辅导站和电子阅览室,建立起一支以退休教师、党员干部为主体,在职教师和大学生村官参与的10余人的辅导员队伍。6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以“高党模式”为样板,全部挂牌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二是多部门联手推动“校站结合”,进一步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与市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校站结合”提升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建设水平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在职教师参与辅导的协同共管、经费保障和考核激励等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各县(市、区)分别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校站共建意见。新沂市制定《校站共建工作条例》《校站挂钩协议书》《辅导员岗位职责》《辅导员工作考评办法》等制度。去年,全市共有 2000 余名在职教师参与辅导站活动。三是通过示范引领推动辅导站功能建设。连续三年印发《关于评选示范校外教育辅导站的通知》,开展示范辅导站和优秀活动视频评选,从硬件设施、保障机制、活动特色、教育效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从去年起示范站评选必须具备“阳光心灵驿站”,并充实辅导站心理疏导内容,三年共评选出45家示范辅导站(点)和45个优秀活动视频。市关工委申请市财政每年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示范辅导站的奖补。示范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基层辅导站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优秀辅导站,达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整体提升的目标。优秀活动视频为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提供了有启发、可复制的活动案例,推动了辅导站功能建设。

三、抓创新,不断提升办站水平增强吸引力

一是领导工作机制创新,建立领导联系包挂辅导站制度。2020年,印发文件建立了市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挂基层校外教育辅导站制度。三年来,包挂领导通过定期调研、加强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等做法,使所包挂的22个校外教育辅导站从组织、队伍、软硬件建设到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今年7月份,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对新包挂的辅导站开展新一轮调研活动,同时对各地“进万户”专项调查、防溺水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各县(市、区)关工委依此做法包挂200多个辅导站,从组织领导上有力推动了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二是共建机制创新,推动校地合作。从2020年起,市关工委与驻徐高校多次召开校地合作构建牵手育人平台座谈会,印发《关于推进“校地合作”共同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建设的意见》。各高校关工委与各县区关工委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组织高校“五老”、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辅导站,各地辅导站带领青少年走进大学校园开展各类参观实践活动。各高校关工委还积极协调利用高校闲置的图书、电脑帮助辅导站加强硬件建设。

去年以来,校地合作开展活动300余场次,高校派出“五老”、教师、志愿者1000余人次,辅导青少年2万人(次)。通过校地合作共建机制的创新,丰富了辅导站的活动内容,提升了辅导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融合机制创新,探索辅导站与劳动教育阵地融合发展。中央推出教育“双减”政策后,各县区教育部门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了一批教育实践中心和劳动教育阵地,这些中心和阵地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聘请了一批教有所长的退休教师、能工巧匠,开设了很多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实践教育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抓住这一契机,市部分县区关工委主动与教育部门共商融合发展,将教育实践阵地或劳动教育阵地融合共建成为县(区)级关工委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共同发展。

                            (徐州市关工委)


编辑:喻洁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