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经验交流 文章详情

缤纷延时炫精彩——邳州市创新实践“1+N”服务机制

发布时间:2024-12-30 浏览:1349
分享

    充满趣味的科技社团活动、陶冶情操的书法学习、代代传承的非遗文化剪纸……邳州这些学校里的“宝藏课程”让学生直呼“爱了爱了”。近年来,邳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倾力打造特色校园品牌,深化“1+N”延时活动,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在全市范围206所义务教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一校一特色、人人有技能”。

    探科学之美做有梦少年

    科学素养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在福州路小学操场上,专业老师正指导学生们练习操控无人机,准备参加科技比赛。六年级的李昊泽从一年级开始就参加了学校的科技社团活动,他说:“参加科技社团让我对科技有了更多了解,结识了很多朋友,扩大了眼界。”

    科技特色教育活动是福州路小学的教育亮点,学校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形式,精心开展科技探究社团活动如编程、无人机等,同时依托校园科技馆开设科普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德育处主任李颖表示:“我们通过科学探究社团带领孩子们穿梭于奇妙的科学世界,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科学思维、实践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微信图片_20241210141537.jpg

    此外,福州路小学还成立戏曲社团,吸引40多名学生分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学习柳琴戏、京剧、豫剧等,致力于特色品牌学校打造。

    墨香浸童年书写绘青春

    明德实验学校立足实际,围绕自身教育理念、课程建设优势,将书法纳入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审美教育,做到以文化人、以美培元。校书法课堂上,专职书法教师教授书法知识,学生认真听讲,一笔一画用心练习,明德实验学校学生陈锦轩说:“练习书法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升书写水平,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英华路实验学校1.jpg明德实验小学1.jpg

    非遗入校园文化润童心

    英华路实验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积极探索,将非遗文化“剪纸”引入课堂,深化“一校一品”,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的学生陆怡萱说:“我现在正在剪的是团花,需要先折、再画,最后把画好的图案剪下来。每完成一件作品,我都很有成就感。”微信图片_20241210141623.jpg

    福州路小学、明德实验学校、英华路实验学校等不断创新课堂形式、开设特色课程,只是邳州市深化“1+N”延时活动,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的生动缩影,全市范围内206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构建了“以文养德”传统课程、“以动生巧”运动课程、“以创启慧”创客课程、“以行促慧"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市教育局表示,要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使命担当,继续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建设多彩校园,培育出彩少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邳州市关工委 张进)


    编辑:喻洁

    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