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浸润童心 薪火代代相传
近年来,金湖县教体局关工委充分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意义,密切配合中小学德育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智发展状况,统筹安排部署、局校联动,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广大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不断铸牢青少年红色“根”与“魂”。
一、提高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
县教育工委领导、局关工委坚持把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作为工程来抓,德育处主抓、关工委配合,制定“线路图”“时间表”,每年初,根据省市县关工委年度工作意见,联系实际谋划部署年度红色主题教育,出台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推进措施等,并在联合启动、领动、驱动、推动中狠抓落实,形成齐抓共育、协同推进的运行机制。印发《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全面安排全年主题教育,要求全县中小学关工委积极开展“我是强国小主人”“祖国在我心中”等省市县关工委统一安排的主题教育;明确要求加强“红色教育”,组织“五老”讲红色故事、讲党史、讲中国革命史,组织“百场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开展读红书、唱红歌等活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上年度红色教育工作,重点部署新一年红色教育工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年中、年终专项调研活动成果,保证了红色教育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形式,探索育人新路
全县各中小学根据县局关工委的统一部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校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少年。
1.红色环境渲染新气象。各中小学举办“红色教育”图片展,书写“红色标语”,组织读“红书”征文、绘画、手抄报评选活动,结合“国庆”“一二·九”纪念日等特殊节点举办“红歌”比赛,红色主题教育演讲、朗诵会,老少同台演出;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请“五老”讲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组织观看“红色教育”影视,营造浓烈的“红色教育”氛围。外国语学校利用LED大屏幕、橱窗宣传“红色教育”;创设红色主题教育文化广场,介绍党史、红军长征故事。城南实小开辟校园英雄角,戴楼街道中心小学布置“红色文化墙”,张贴革命宣传画,教学楼醒目位置悬挂“红星”标志,校园内树立“红星向党”雕塑,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各班级设立“熠熠生辉红星榜”,悬挂红色格言匾额,眼前身后都是红色印记,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红色教育入心入脑。
2.红色课堂获取新知识。各中小学利用思品课、思政课和班、队会,组织开展听一个红色故事、学一首红色歌曲、观一次红色旧址、写一篇红色心得等“七个一”红色课堂活动。每年新学期的第一课就是走进“红色课堂”接受教育,邀请“五老”进班级、进课堂讲党史、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讲长征故事、抗日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革命史实;把为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领袖、革命家等红色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础,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书的决心。
为丰富“红色教育”内容,县局关工委自2018年起,每年录制《学习英雄人物 弘扬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传播中国价值 彰显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等红色主题教育专题片,并组织教育系统关工委红枫宣讲团成员赴全县中小学宣讲,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专题片参加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精品教育案例”评选,连续多年荣获一、二等奖。
3.红色研学开启新征程。近年来,金湖县红色教育基地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人民兵工精神馆”“高邮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三河湾水文化馆”“家风家规教育馆”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各中小学依托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传统,以红色精神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缅怀英烈、继承遗志;走进伟人故居,学习崇高品德、领略伟人风范;参观抗日旧址,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鲜活的学习课堂,让红色故事从历史书中“走”到青少年们身边,在浓郁的学习教育氛围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吴运铎实验小学紧紧围绕“赓续运铎精神,培养守正少年”活动,学校赠送每位学生一本书——《吴运铎》,参观校内吴运铎纪念馆,观看电影《吴运铎》,到红色金南兵工馆缅怀吴运铎为信仰不顾个人生死的一生,学习他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实验小学组织观摩体现金湖人奋斗精神的入江水道,请当年建设者劳动模范王作礼现身说法,播放水道建设历史音像,让孩子们了解太爷辈金湖人舍出万顷良田、拆迁万户农宅、转移数万人口,并与友邻20个市县20多万民工历时3年艰苦挖掘,开辟长18公里、宽3公里的泄洪通道,淮水入江根除洪患;爷爷辈金湖人又在水道上架起四座内河大桥,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金湖中学、育才小学、滨湖小学等多个学校德育处、关工委联合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抗大八分校,用实际行动讲好红色故事。
4.红色榜样树立新标杆。多年来,县局创建“学习周恩来精神,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指导小组,指导各中小学持之以恒开展活动,各中小学创建目标明确、举措坚实、氛围浓烈、成果丰硕。目前,全县共有省级周恩来班4个、市级周恩来班55个、县级周恩来班227个、校级周恩来班718个。把每年三月定为“学周、知周、行周”活动月,每年四月举办“周恩来读书节”,各中小学根据《周恩来故事选编》12讲内容列出专题,一周或一月突出一个主题内容,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读书会、故事会等形式,说、唱、演周恩来的一生。在周恩来总理诞辰之际,全县中小学利用国旗下讲话介绍周恩来总理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举办“丰碑永存”专题讲座,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学习周爷爷”童谣、诗歌、讲故事比赛,组织“讲恩来故事,悟恩来人格”等活动;组织全县学生观看影片《周恩来》《伟人之根》并写观后感、读后感;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故居,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红色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周总理,更好地学习周恩来精神,系牢红色纽带。(郭正华)
编辑:喻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