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经验交流 文章详情

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关工委:多措并举,助力“双减”

发布时间:2025-02-14 浏览:965
分享

近年来,扬中市三中心小学关工委认真学习省、市关工委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措并举,为助力“”双减做了一些努力,让同学们在“双减”中获得快乐,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得身心更加健康。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锡剧是学的一大特色,也是落实双减的一大亮点。锡剧社团的组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备受关工委同志的关注,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纪龙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楹联研究会会员,他经常到校观摩指导,使锡剧作品不断壮大,小演员的表演水平不断提高,荣登央视少儿频道、学习强国平台,并连续多年获镇江市文艺汇演一等奖好成绩。

象棋是学校的又一亮点。学校积极探索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托象棋文化,在“走好每一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以棋辅德、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养性”,力求探索出一条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整体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关工委老同志经常到校讲授象棋知识、辅导象棋技能, 还经常与(社区)老年协会开展友谊比赛。该校的象棋小选手多次参加市以上高级别的比赛都取得好成绩,该校也被吸纳为“国家级中国象棋培训基地”。

为了顺应双减形势,学校还有两个出色的学生社团,一个是“百灵诗社”,一个是“儿童故事会”。

二、与校外辅导站紧密配合,组织兴趣盎然的课外活动

学校关工委与校外教育辅导站紧密合作开展活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召开1-2次联席会议,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协调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退休老师和在职老师积极参加(社区)关工委活动,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教学指导;学校邀请校外教育辅导站老师、志愿者进校开设特色课程,使学校关工委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校外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在全面发展、减轻压力、培养责任感、增强合作能力、拓宽视野、提升自信心和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4月19日,学校关工委老同志走进学校给学生介绍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农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接着与经开区兴城村关工委联合开展共建活动,带领学生在劳动基地种花生;9月10日下午,该校关工委与经开区兴城村关工委共同组织六年级学生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採黄豆角,春播秋实,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享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农历正月十五,该校关工委与双跃村文明实践站和兴城村文明实践站共同举行了“灵蛇送福,鳌鱼呈祥”活动,同学们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做灯笼,猜灯谜,送祝福,最后,他们把一个个漂亮的大红灯笼送给低保户、独居老人和失独老人。

三、挖掘乡土资源,进行爱家乡教育

原名叫“三㴭”,这里历史悠久,世风淳朴。学校关工委配合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㴭文化追根溯源”活动,挖掘大量的珍贵史料,传说事、英雄故事。

三㴭地区还是革命英雄人物辈出的地方,这里有王龙、朱永山、戴兰青等革命烈士;更有舍身掩护新四军干部的李明元、姚德芬和孙家强等英雄,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士王炳良等。

学校把挖掘收集的资料经过认真整理,布置了一个“㴭文化陈列室”,同时还编印了“渊源流传㴭文化”小册子。其内容涵盖历史演化,教育变迁,人文发展,传说故事,英雄人物等等,陈列室的建立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热爱家乡的教育。

依托这些活生生的本土教材,关工委经常请烈士后人等到校给学生课,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赤诚无瑕爱国情怀、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退休老师给学生课,讲人生价值,讲生命意义,讲目标追求。

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纪龙在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案例系列演讲中,特地到农村田头抓拍了“一对80岁的老夫妻顶着烈日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在稻田里拔稗草”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他们为什么能这么辛苦?他们的辛苦带来了什么?作为新时代少年,怎样让他们摆脱这种辛苦?

四、家合作,促进沟通,家校联手共育未来

学校关工委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家校共育工程,通过家校合作,促进沟通,培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过度干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避免过度施压,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帮助家长理解减负的重要性,形成合力。家长学校开办得很有成效,确保家校双方在教育互动中担负起各自的责任,相互合作,互相支持,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从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校关工委还长期与扬中市鑫雨亲子服务中心进行合作,邀请他们的讲师来为学生讲课,为家长学校讲课。2024年12月17日,校关工委与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扬中市鑫雨亲子服务中心举行了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宣讲活动,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树新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讲了扬中人民以“四千四万”的精神艰苦创业,彻底改变了扬中贫穷落后的面貌的典型案例;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纪龙讲了小学生如何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学校关工委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于2023年顺利通过镇江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镇江市教育局的验收,成为“镇江市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达标学校”。(扬中市三中心小学关工委)

编辑 齐超 

4

评论(1)



  • 刘继武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02-20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