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同里镇多样化劳动方式赋能青少年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472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清明前夕,苏州市吴江区关工委主任肖仲伟、副主任吴学明、张林法等一行实地调研同国家湿地公园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吴江开发区关工委主任陈凤兰、副主任徐有根,同里镇党委委员宋婧、镇关工委主任樊春等陪同调研。同镇国家湿地公园吴婷婷副总经理介绍了湿地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多样化劳动实践模式建设成效。

肖仲伟一行先后参观了国家湿地公园知青点,听取了基地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部分劳动教育基地。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校外劳动教育阵地占地面积972.18公顷,总投入资金2.8亿,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拥有水网、森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兼具江南水乡文化底蕴与农耕传统,是劳动教育的“天然课堂”。

近年来,同里镇关工委依托公园优越的地理条件及其园内高标准建设的湿地科普馆,将之精心打造成青少年科普基地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将科普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设计了多维度劳动实践场景,建成配套劳动工具、安全防护设施和多功能教学场地,开发了湿地维护、农耕体验、手工艺制作等特色课程,拥有生态保护类、农耕体验类、文化创意类、历史传承类、科普服务类等多种项目。园区内的知青点,作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垦荒造田的历史见证,保留了原生态的农田、沟渠和知青宿舍等遗址。基地已成为青少年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实践基地,成为青少年参与生态修复实验,体验传统农具使用,重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知青精神,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

肖仲伟充分肯定同里镇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活化利用湿地知青点的历史资源,从传统农耕到科技赋能,将湿地资源转化为劳动教育载体,探索红色传承、科普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方式多样化,推动青少年生态意识与动手能力协同发展。他希望继续深入挖掘资源的多元教育价值,凸显劳动教育从“单一劳作”向“知、行、创”融合的转型升级;利用知青点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汗水与精神的传承,让劳动教育超越技能培养,同时成为价值观塑造的纽带,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传统与科技的碰撞,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生动范本。(同里镇关工委)

编辑 齐超 

1

评论(0)